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则天太后践祚临朝,欲收人心,尤务拔擢,开汲引之门,进用不疑,求访无倦,非但人得荐士,亦许自举其才。”
——《陆宣公翰苑集》
材料二 “: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
——《唐语林》
(1)材料一反映了武则天统治时期对什么的重视?“累朝赖多士之用”意思是以后历朝也因此有了大量可以利用的人才储备,请试举一例说明。
(2)材料二中的“上”指的是哪位皇帝?他是怎样“留心理道,革去弊讹”的?
(3)经过材料一和材料二中两位皇帝的相继治理,出现了什么局面?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炀帝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联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材料二:(唐太宗的比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
材料三:(唐太宗对大臣的训示)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以上摘自《贞观政要》
(1)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是否有关系?理由何在?
(2)材料二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了什么实质问题?他说这番话的意图何在?
(3)根据材料三指出唐太宗的根本目的何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6世纪80年代,在结束了近300年的分裂局面后,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同时中国也迎来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材料二:在隋文帝统治时期,隋朝ft现了鼎盛的局面。
材料三:炀帝遂恣荒淫。登基之初,即建洛阳,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导洛至河及淮,又引沁水达河,北通涿郡……丁男不充,以妇人兼役,而死者大半。
——杜佑《通典·历代盛衰户口》
(1)“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的标志是什么?
(2)“隋朝出现了鼎盛的局面”的原因是什么?国家繁荣与开放的必要前提是什么?
(3)材料三中列举了哪些征发民工的史实?你认为隋朝由盛而速灭的原因有哪些?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这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它描绘的是哪一历史事件造成的惨状?
A. 七国之乱
B. 八王之乱
C. 玄武门之变
D. 安史之乱
唐贞观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求法。“天竺”是今天的
A. 阿拉伯
B. 新疆
C. 印度
D. 伊朗
他的诗歌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享有“诗仙”美誉的唐代诗人是
A. 李商隐
B. 李白
C. 杜甫
D. 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