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记者史沫特莱在抗战时期曾这样描述一场战役:“整个华北地区,从晋西北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线。”她描述的战役是( )
A. 台儿庄战役 B. 武汉会战 C. 淞沪会战 D. 百团大战
作为鸦片战争的胜利者,英国人很失望,因为通商口岸并没有带来所期望的贸易扩张。英方认为,唯一的解决办法是获得更多的租界。为此,英国( )
A. 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B. 在北京划定使馆界
C. 成立了“洋枪队” D. 在中国开设工厂
1902年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象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象今天这样密切。他这么说是因为
A.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B. 清政府已成“洋人的朝廷”
C. 山东主权转交日本
D. 义和团沉重打击八国联军
下列哪一事件,最能充分表现中国共产党善于开拓创新、实事求是的精神( )
A. 发动南昌起义 B. 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 发动秋收起义 D.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作民权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的“公”指的是( )
A. 宋教仁 B. 谭嗣同
C. 蔡锷 D. 梁启超
“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锤头搅击,合合十月革命的惊天霹雳,从上海望知路,到南湖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五四运动的爆发
B.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 南昌起义的爆发
D. 红军长征胜利会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