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9年1月召开的巴黎和会被英、法、美的“三巨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9年1月召开的巴黎和会被英、法、美的“三巨头”所操纵。会议经过5个多月的激烈争吵后,终于签订了《凡尔赛条约》。条约规定: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和会还无视中国人民的权益,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全部转给日本。

材料二  法国元帅福煦在听到《凡尔赛条约》签字的消息后说:“这不是和平,而是20年的休战。”列宁指出:“靠《凡尔赛条约》来维持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1)材料一中的“三巨头”分别指的是谁?材料一反映出巴黎和会的实质是什么?

(2)《凡尔赛条约》是战胜国同哪国签订的?巴黎和会对中国权益的态度,成了中国什么运动的导火线?

(3)你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观点?

材料三: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4)材料三中“列宁的思路”是指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四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如图

(5)请说出图中A、B分别是哪个国家和哪一军事集团的核心国。

材料五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与殖民地占有情况

 

国家

工业产量位次

3

4

2

殖民地面积(平方千米)

3350万

1060万

290万

 

 

(6)表格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和美国总统威尔逊。一场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2)德国。五四运动。 (3)凡尔赛体系没有消除列强间的矛盾,反而因分赃不均,使矛盾进一步激化、复杂,为二战的爆发埋下了隐患,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4)新经济政策。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5)A是三国同盟的核心国德国,B是三国协约的核心国英国。 (6)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解析】 (1)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1919年1月召开的巴黎和会被英、法、美的“三巨头”所操纵”可知,“三巨头”分别指的是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和美国总统威尔逊;第二问依据材料信息“条约规定: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和会还无视中国人民的权益,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全部转给日本”可知,此内容反映了巴黎和会是一场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凡尔赛条约》是战胜国同德国签订的;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巴黎和会上列强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各日本,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 (3)依据材料信息“这不是和平,而是20年的休战。”列宁指出:“靠《凡尔赛条约》来维持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可知,凡尔赛体系没有消除列强间的矛盾,反而因分赃不均,使矛盾进一步激化、复杂,为二战的爆发埋下了隐患,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4)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是对具有苏俄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新经济政策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5)依据所学可知,19世纪上半期英国、法国的工业产量高于美、德;20世纪初美、德经济实力跃居世界第一、二,超过了老牌帝国英国、法国,但是美德所占殖民地比英法少,后期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终于形成了两大军事对抗集团,英法饿形成三国协约,德意奥匈形成三国同盟A是三国同盟的核心国德国,B是三国协约的核心国英国。 (6)依据材料信息可知,9世纪上半期英国、法国的工业产量高于美、德;20世纪初美、德经济实力跃居世界第一、二,超过了老牌帝国英国、法国,但是美德所占殖民地比英法少,后期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终于形成了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导致一战爆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理论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它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重要标志,它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正式诞生,它让共产主义运动从幽灵变成了一轮喷薄欲出的朝日。

——中共中央编译局研究员王学东

材料二:巴黎公社是一次悲壮的失败,失败的原因很多,根本原因就一条,就是生产方式,尤其是生产力的发展没有发展到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这样一个程度。……马克思对巴黎公社做了高度评价,认为它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开端。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杨耕

材料三:公元1917年11月7日,晚上9时,起义前线指挥部下达命令,停泊在涅瓦河上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152毫米口径的空包弹被推入炮膛,随着“轰”的一声巨响,攻打冬宫的信号发出了。听到炮声,士兵、工人赤卫队潮水般地冲进冬宫。

——摘自《正道沧桑》

材料四:1927年,中共发动的城市武装起义屡遭失败,想在反动势力强大的大城市中,通过斗争取得革命胜利是不可能的,而农村地区敌人力量相对薄弱,革命力量更容易在敌人统治的薄弱地带生存下来。毛泽东等决心另辟新路。

——摘自《正道沧桑》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对哪一部经典著作的赞誉?

(2)材料二认为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它是一场什么性质的革命?

(3)材料三的描述与俄国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指出这一历史事件的领导者。

(4)举出一例中国共产党于1927年在城市发动的武装起义名称。材料四所提毛泽东另辟的中国革命“新路”是什么?

(5)从上述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过程谈谈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查看答案

今年是2018年。一百年前的这一年,即1918年,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规模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東了。这场战争主要发生在欧洲。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万人参战,1000万左右的人失去了生命,2000万左右的人受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可以说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其实在一战爆发之前,欧洲就已经遍布战争乌云。老牌欧洲列强在海外大肄争夺领地,相互之间本就存在矛盾吵得面红耳赤也是常有的事,但整体来说大家至少在表面上还是和平共处的。不过随着新兴国家的兴起,这个平衡被打破,相互之间的矛盾迅速升级,最终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材料三:8月4日,德国政府声称:“战争会迅速结柬……”在运送德军的火车上涂写着“去巴黎吃早饭”的字句。法国的运兵车上也涂有藐视对方的字句和“在圣诞节回家”的口号。新招募的法国士兵高唱《马赛曲》,兴高采烈地从火车站出发,“枪尖上插着鲜花”,脸上露着徽笑,似乎把这次军事行动当作“从巴黎到柏林令人振奋的旅行。”

(1)材料一图中外圆及内三角代表的集团名称分别是什么?

(2)请根据材料二的分析,谈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及导火线分别是什么?

(3)一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4)请用一战的有关史实戳穿材料三中“战争会迅速结束”以及战争是“令人振奋的旅行”的谎言。

(5)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什么?

(6)一战的结果是什么?

(7)战争,对人类来说是一场醒不了的噩梦。脚下的白骨告诉我们:战争是残酷的。墓碑里的灵魂告诉我们:战争的代价是沉痛的。面对战争,我们有无限的感慨……请你以史为鉴,谈谈你对战争的感想。

 

 

查看答案

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球,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德国医治“感冒”的药方是

A. 国家干预经济

B. 新经济政策

C. 法西斯上台

D. 解放黑奴

 

查看答案

电影《美丽人生》的内容是一对犹太父子被送进纳粹集中营,父亲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为孩子编织美丽的童话之梦。电影中的故事发生在

A.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    B. 法国大革命期间

C.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查看答案

罗斯福说:“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的战争。我们正在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而战,既是为我们自己,也是为全世界”材料中的“战争”指

A. 美国独立战争

B. 二战

C. 罗斯福新政

D. 美国南北战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