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世纪欧亚贸易商路 “三角贸易”示意图 材料...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世纪欧亚贸易商路            “三角贸易”示意图

材料二  1870-1913年世界贸易总额增加了32倍,同时呈现出新的变化:原科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呈现出均衡发展的趋势,工业发达国家与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前提下,世界各国和各地区在经济上更紧密地连结在一起了。

材料三  “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发展中国家怎么办:拉美国家的实践》

(1)材料中,欧洲地区贸易商路发生了什么变化?引起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哪-阶段引起了世界贸易总额呈现出新的变化?这时期哪些科技文明加强了世界经济的联系?

(3)材料三对经济全球化持什么态度?反映了经济全球化产生了什么影响?

 

(1)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新航路开辟。 (2)帝国主义阶段。电话电报汽车、飞机。 (3)反对(抵制)。拉大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发展中国家有丧失经济独立的风险。 【解析】 (1)第一问依据材料图表信息可知,14世纪以后欧洲地区贸易商路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 1870-1913年世界贸易总额增加了32倍,同时呈现出新的变化:原科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呈现出均衡发展的趋势,工业发达国家与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在经济上的体现是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生产领域出现了垄断和垄断组织,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引起了世界贸易总额呈现出新的变化;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明的电话、电报、汽车、飞机加强了世界经济的联系。 (3)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可知,此内容对经济全球化持反对态度;第二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经济全球化拉大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发展中国家有丧失经济独立的风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结束后,日本积极追随美国,采取了敌视社会主义国家的政策。日苏之间的关系处于严重对立状态。50年代中期,经济获得恢复的日本出于加入联合国及重新走向世界的考虑,急于同苏联改善关系;而苏联为了减少美日军事同盟对其东部正面所造成的压力,也想缓和同日本的关系.此后,两国加强了交往,两国关系趋于缓和。

材料二  从长远来说,如果没有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建立稳定持久的国际关系秩序是不可设想的.美国政府不太可能对中国的行为产生多少影响,更不用说对它的思想观点了。但是我们采取力所能及的步骤来改善同北京的实际关系,这肯定是对我们有益的,同时也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美国总统尼克松向国会提出外交政策报告(1970年2月)

材料三  2008年以来,除中东地区外,巴尔干半岛政治事态的发展让人感到不安:2月科索沃宣布独立,8月南奥塞梯危机爆发——避免新的大规模冲突,维持较长时间和平与稳定,仍是世人面临的艰巨任务。从南奥塞梯危机中,人们已感受到眼下的美俄关系所透漏出浓烈的“新冷战”气息。

(1)材料一中,日苏关系经历了哪些阶段?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的标志是什么?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亚洲哪个国家与中国建立邦交关系?

(3)材料三反映了影响世界和平的因素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是书何以作?日: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有用之物,即奇技而非淫巧。”对付外国侵略者,不能“舍其长,甘其害”,而必须“塞其害,师其长”,只有“善师四夷者,能治四夷”。“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材料二  过去日本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适应了经过挑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方面。现在,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期盼的东西。”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紅旗,旗面为红色,长宽比例为3:2,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五颗,四颗小星环拱在一颗大星的下面,并各有一个角尖正对大星的中心点。1949年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这是中华民族的一次华丽转身。

(1)材料一反映了谁的观点?请概括指出这一观点的局限性。

(2)根据材料二,指出日本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进行了哪次改革?日本通过哪些具体措施“向西方借用了它所期盼的东西”?

(3)材料三中的这次“华丽转身”的标志是什么?“华丽转身”有什么历史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能从中汲取哪些宝贵经验?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材料二  在欧洲历史刚刚进入近代的黎明期,在佛罗伦萨和威尼斯诸城升起的一片灿烂星云,成了中世纪和近代的分水岭。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等把形形色色的思想汇聚起来,从而产生崭新的近代文化。

材料三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因此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孟德斯鸠

(1)材料一中,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中国传统思想自由竞放是在哪一时期?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运动?但丁的代表作品是什么?

(3)材料三中,孟德斯鸠提出了什么学说使得“以权力约束权力”?对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4)根据所学,谈谈思想解放与政治变革之间的关系。

 

 

查看答案

标志着美国“遏制”苏联的“冷战”开始的历史事件是

A. 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B. 古巴导弹危机

C.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D.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查看答案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B. 雅尔塔会议召开

C.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订

D. 《大西洋宪章》发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