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如图1、2所示 图1 图2 (1)观察上图并结...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如图1、2所示

      图1                              图2

(1)观察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上述两个国家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如图3、4、5所示

            图3                              图4                              图5

(2)19世纪中期,美国、俄国、日本都出现了危机。请根据图片呈现的历史信息,分别指出三国面临的危机是什么?

(3)面对社会危机,美国、俄国和日本都采取措施,战胜了危机,请将下表字母代表的相关内容填在答题纸上。

 

A.        , B.        , C.        , D.        ,E.        ,F.       

(4)依据上述材料,归纳欧美主要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有哪些?

 

(1)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2分) (2)美国: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两种制度的矛盾也可)。俄国:农奴境况悲惨,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日本:外国入侵。(每要点1分,共3分) (3)(每要点0.5分,共3分) 国名   美国   俄国   日本   领导人物   林肯   亚历山大二世   明治天皇   历史事件   南北战争(美国内战也可)   1861年改革(废除农奴制改革也可)   明治维新   共同作用   为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扫除障碍     (4)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2分) 【解析】 试题(1)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识记图片,获取有效信息,图片中“处死查理一世、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是解题的关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都是封建统治的严重阻碍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19世纪中期美国、俄国、日本的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围绕着奴隶制的存废问题,北方和南方的矛盾不可调和,最终美国南北战争爆发;19世纪中期美国打开了日本闭关锁国的大门,日本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同一个时期的俄国,由于农奴制的存在,国内阶级矛盾异常尖锐,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签署进行改革。 (3)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围绕着奴隶制的存废问题,北方和南方的矛盾不可调和,最终美国南北战争爆发,战争开始后,为了扭转战局,林肯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最终北方取得了胜利,粉碎了南方种植园主的分裂阴谋,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地主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废除了农奴制;1868年开始,日本明治天皇开始进行学习西方的改革,主要内容有:废藩置县、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等,本避免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三国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各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美国都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方式,而日本、俄国则是通过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理论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它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重要标志,它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正式诞生,它让共产主义运动从幽灵变成了一轮喷薄欲出的朝日。

——中共中央编译局研究员王学东

材料二:巴黎公社是一次悲壮的失败,失败的原因很多,根本原因就一条,就是生产方式,尤其是生产力的发展没有发展到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这样一个程度。……马克思对巴黎公社做了高度评价,认为它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开端。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杨耕

材料三:公元1917年11月7日,晚上9时,起义前线指挥部下达命令,停泊在涅瓦河上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152毫米口径的空包弹被推入炮膛,随着“轰”的一声巨响,攻打冬宫的信号发出了。听到炮声,士兵、工人赤卫队潮水般地冲进冬宫。

——摘自《正道沧桑》

材料四:1927年,中共发动的城市武装起义屡遭失败,想在反动势力强大的大城市中,通过斗争取得革命胜利是不可能的,而农村地区敌人力量相对薄弱,革命力量更容易在敌人统治的薄弱地带生存下来。毛泽东等决心另辟新路。

——摘自《正道沧桑》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对哪一部经典著作的赞誉?

(2)材料二认为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它是一场什么性质的革命?

(3)材料三的描述与俄国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指出这一历史事件的领导者。

(4)举出一例中国共产党于1927年在城市发动的武装起义名称。材料四所提毛泽东另辟的中国革命“新路”是什么?

(5)从上述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过程谈谈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查看答案

东西方经济体制各有利弊,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在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中谋求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也可以用来提高个人的消费……允许在地方经济流通范围内实行交换。

——俄共(布)十大通过的关于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1933年3月6日,罗斯福命令所有银行关闭四天,并禁止支付和出口黄金。3月9日,国会召开特别会议,并在4小时之内通过紧急银行法。财政部根据紧急银行法采取的迅速行动,立即恢复了企业界信心。

——阿瑟•林克等著《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

(2)材料二反映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归纳该历史事件有什么特点?

材料三:(20世纪30年代)那些有足够兴趣访问苏联的西方人通常都没有留下好的印象,他们对苏联人的衣衫褴褛、食物单调、住房糟糕和消费匮乏感到震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一苏联模式的多方面的影响变成了几乎完全负面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是怎样的体制造成“访问苏联的西方人通常都没有留下好的印象”?

材料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中最具创新意义的部分,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关键性突破。

——岳麓书社八年级下册《中国历史教学参考书》

(4)根据材料指出,是哪次会议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5)习近平强调:“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明天。”根据以上材料,谈一谈中美苏三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查看答案

“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一曲天籁般的《我和你》唱出了“地球村”的共同心声。“oneworldonedream我们共同期盼。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492年10月2日这一天,大西洋强劲的信风将哥伦布的舰队送上了梦寐以求的新大陆,也就此吹开了隔绝各个大陆的无形屏障。从这一天起,来自欧洲的航海家们用新航线连接起一个完整的“世界”。

材料二:2014年7月1日,无锡地铁一号线正式开通运营,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出行效率,体现了科技的进步。科技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

(1)材料一中所说的“用新航线连接起一个完整的“世界”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中国明朝发生了一件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该“壮举”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所示,以交通工具的发明为例说明“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将下表①②③填充完整,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3)卡尔•本茨的发明属于哪一次工业革命?该工业革命把人类带进什么时代?

 

 

查看答案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引发了资本主义各国的政治危机,因此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国家有

A.德国和日本    B.英国和美国    C.德国和美国    D.英国和日本

 

查看答案

经济增长时,女人会穿短裙,因为她们要炫耀里面的长丝袜;当经济不景气时,女人买不起丝袜,只好把裙边放长,来掩饰没有穿长丝袜的窘迫。根据乔治·泰勒的这一裙边理论,美国最有可能流行长裙的时期是(  

A.20世纪初                            B.经济大危机时期

C.20世纪五、六十年代                  D.20世纪九十年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