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题文)“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到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共和国...

(题文)“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到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共和国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改变,因为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其中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大型发电设备生产厂”,材料中的现象发生于二十世纪(  )

A. 五十年代    B. 六十年代    C. 七十年代    D. 八十年代

 

A 【解析】 根据“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汽车厂、飞机制造厂、大型发电设备生产厂”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工业建设。1953年至1957年,为发展我国工业,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建成了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第一个飞机制造厂等一大批工程建设,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A项符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对下表信息理解错误的是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同1952年对比情况表

 

A. 工农业产品产量都呈现出增长趋势

B. 工业产品产量增长率高于农产品产童增长率

C. 工业产品产量增长标志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

D. 工业产品产量增长率高是因为优先发展重工业

 

查看答案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以上条文引自(       )

A. 《天朝田亩制度》    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查看答案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1952年让农民产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原因是(    )

A. 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 农民走上了体化道路

C. 农村停产革命

D. 农村实行“大包干”

 

查看答案

下面是建国初期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表(单位:万吨),其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的原因是

 

A. 进行了土地改革

B. 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C. 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查看答案

图中所宣传的法律性文件颁布实施后,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不包括

A. 彻底摧毁了我国封建土地制度

B. 使土地由私有制变成了公有制

C. 大大解放了我国的农村生产力

D. 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向农民宣传“土地改革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