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中世纪中期的宗教文化……处处崩裂有声,一些裂缝日益扩大,关于人的新鲜思想的涓涓...

中世纪中期的宗教文化……处处崩裂有声,一些裂缝日益扩大,关于人的新鲜思想的涓涓细流从中流出。”“新鲜思想的流出是指

A. 基督教产生    B. 文艺复兴发生

C. 新航路开辟    D. 启蒙运动兴起

 

B 【解析】 本题难度适中,中世纪是指欧洲的封建时代,“新鲜思想”指的应该是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14——16世纪,启蒙运动是17——18世纪,答案选B,AC为干扰项,无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位西方史学家评价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成就时说:“不应看它没能做到什么,而应看它做到了什么。”就伯利克里当政期间而言,雅典民主政治做到了

A. 通过抽签,很多公民可以担任政府各级官职

B. 全体雅典人均可参加公民大会

C. 全体雅典人决定国家的内政、外交、战争等国家大事

D. 公职人员可以专权

 

查看答案

如下图是《婆罗门教修行图》。婆罗门教的创立维护了哪部分人的利益?

①婆罗门

②刹帝利

③吠舍

④首陀罗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

 

查看答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的演说中指出: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下列成就出现在上述文明区域的是

①《汉谟拉比法典》

②金字塔

③帕特农神庙

④阿拉伯数字

⑤甲骨文

A. ①②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

(题文)“法老的陵墓,巴比伦的墙,希腊海滨夜潮起,耶路撒冷秋风凉。我是废墟的泪,我是隔代的伤,恒河边的梵钟在何方?”这是凤凰卫视《千僖之旅》的主题歌。如果他们想去看“法老的陵墓”,应该选择(  )

A. 中国    B. 埃及    C. 印度    D. 古巴比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中期以来,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的复兴进行了不懈探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举国哗然。……“救亡图存”成为当时最高亢的呼声。康有为、梁启超等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剑桥中国晚清史》:“尽管维新运动没能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和全国规模的影响。

材料二:“九十年以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业精力。”

——前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2001年10月9日的讲话

材料三: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场运动有何积极作用(材料中找)?

(2)材料二中的“先生”指谁?“先生”领导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材料三中陈独秀等先进分子为了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发起了哪一场运动?运动的旗帜是什么?

(4)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些运动反映的共同主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