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世纪后半期)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豳...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世纪后半期)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豳行一场比较平静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蒸汽和新的工具把工场手工变成现代的工业,从而把资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

——恩格斯《反杜林论》

材料二:1870年到1900年世界石油产量变化:

(1)材料一中英国进行的“比较平静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场“变革”首先在哪一工业行业中开始?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期间(1870年到1900年)发生的工业革命最为显著的特征是什么?

 

 

(1)工业革命;棉纺织业。 (2)各国对石油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使用。 【解析】 (1)根据材料一“当革命横扫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大革命发生于1789年,正是18世纪中后期,这时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英国最先进行工业革命,是从棉纺织业开始的。 (2)根据材料二“1870-1900,世界石油变化图”可以看出,各国对石油的需求量大大增加,石油产量剧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70年代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历史进入了“电气时代”。所以1870年到1900年期间发生的工业革命最为显著的特征是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使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4世纪到17世纪上半叶,地中海沿岸的手工工场、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的殖民扩张孕育了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基素,使世界开始朝着一体化方向迈出了关键一步。这是一个被称为“人的发现”和“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材料二:从17世纪上半叶到19世纪中叶,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或改革,相继在欧美主要国家和亚洲的日本确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体制,获得了政治统治权。这些国家先后开始或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人的发现”与“地理大发现”分别指什么事件?这两件事对欧洲所起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2)列举17世纪上半叶到19世纪中叶这一时期,欧洲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一例。

(3)结合所学知识,请指出材料二中英国能在现代文明的入口处“抢占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原因。

 

 

查看答案

一个伟人就是一座丰碑。下列组合,不正确的是

A. 牛顿﹣﹣近代物理学的奠基者﹣﹣《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 贝多芬﹣﹣近代伟大的音乐家﹣﹣《英雄》交响曲

C. 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革命的镜子﹣﹣《复活》

D. 爱因斯坦﹣﹣近代生物学的奠基者﹣﹣《物种起源》

 

查看答案

19世纪下半叶,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这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

A.电力的广泛运用     B.电讯技术的兴起

C.内燃机的发明         D.汽车和飞机的发明

 

查看答案

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政府发表《五条誓文》。其中破除旧来之陋习,一本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国之基础体现的改革措施是( 

A.废藩置县  B.殖产兴业  C.文明开化   D.富国强兵

 

查看答案

历史学家爱德华·拉津斯基曾这样评述:“对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是两面神亚努斯,一张脸孔望着过去,一张脸孔望着未来……”期中的“一张脸孔望着过去”指的是(     )

A. 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B. 改革使农奴获得了人生自由和土地使用权

C. 改革对俄国实现近代化的目标具有积极作用 D. 改革没有使俄国的专制制度发生本质性的变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