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图三 材料二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世...

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图三

材料二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

比重()

材料三 (美国)仅1865年至1900年,被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了64万多种……为促进科学和实用技艺的普及,对作家和发明家的著作和发明,在一定期限内给予专利权的保障……美国人第一次把专利权写入了宪法,用国家的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                     

——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四 科技方面,英国工业界满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坐享其成的思想日趋严重……在新技术成果应用方面英国日趋落后。政府在科技投入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经费少,实验设备不足,管理混乱,科技人员地位低和待遇差成为普遍现象。                                    

——《世界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分别写出两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成果的名称(3分)

2)根据材料二,比较1870年与1913年英美两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说明美国经济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3分)

3)根据材料四,概括导致英国经济地位衰落在科技方面的原因。(1分)

4)从美英两国经济地位兴衰的对比中,你获得什么认识?(1分)

 

(1)蒸汽机(1分)、火车机车(旅行者号机车,1分)、飞机(1分)。 (2)变化:美国工业生产总值超过英国,跃居世界第一。(1分)原因:①美国重视和保护发明创造、鼓励创新。(或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重视并采用最新的技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1分)②美国内战(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度,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与稳定,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1分) (3)英国满足现状,坐享其成,不重视技术创新和应用,科技投入少等。(1分) (4)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进步、技术创新是一个国家崛起并永葆竞争力的核心动力和不竭之源;要与时俱进,激励、保护发明创造;重视人才,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加大对科技的投入。(答任意一点,意思相近即可。1分) 【解析】 本题考查的工业革命和国家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1)根据课本即可答出图片中的发明(2)考查学生对图片的分析能力,可以看出美国的经济发展超过了英国,在联系当时的时间背景联系课本所学答出其原因,涉及美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政策等方面(3)要求的是对材料信息的提炼“满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坐享其成的思想日趋严重”“ 政府在科技投入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经费少,实验设备不足”“ 科技人员地位低和待遇差成为普遍现象。”等(4)属于开放性试题,学生要在答案中点出生产力这一关键,言之合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08年北京奥运凸显和谐世界理念,其开幕式的文艺展示中,三个不同时期的“和”字,体现了中国以和为贵、和谐世界的思想主题。“和谐”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任务步骤一:走进历史,欣赏“和谐”画卷

(1)图一中的商路对图二中的马可波罗记述其东方经历和见闻的《马可•波罗行纪》产生了什么影响?

(2)以上图片主要反映了人类文明交流的哪种方式?

步骤二: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音符

(3)根据图三、图四反映的历史现象,简要归纳历史上影响“和谐”发展的主要因素。

步骤三:学史明智,描述“和谐”美景

(4)通过上述探究,你可能会获得一些启示,请你谈一谈,你心目中的“和谐世界”应该是怎样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不服北方人。美国北方和南方的人都对这场战争跃跃欲试,充满期待,就像一场赌博,都把赌注压在自己这一方。

材料二: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东西方人氏风俗不同,思想自相悬,各国相沿的习惯历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强搬硬套。

材料三:这次改革为俄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广闻的市场,就像列夫托尔斯泰在长篇小说《复活》的开篇所写的那样:“一切都翻了个个儿,一切却又刚刚开始”。

请回答:

(1)写出与材料一、二、三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

(2)请写出材料二中“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的具体措施。结合材料二,请你谈谈在改革开放,借鉴外来文明方面我们应该怎样做?

(3)我们应当如何全面评价材料三的这次改革?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世纪后半期)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豳行一场比较平静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蒸汽和新的工具把工场手工变成现代的工业,从而把资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

——恩格斯《反杜林论》

材料二:1870年到1900年世界石油产量变化:

(1)材料一中英国进行的“比较平静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场“变革”首先在哪一工业行业中开始?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期间(1870年到1900年)发生的工业革命最为显著的特征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4世纪到17世纪上半叶,地中海沿岸的手工工场、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的殖民扩张孕育了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基素,使世界开始朝着一体化方向迈出了关键一步。这是一个被称为“人的发现”和“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材料二:从17世纪上半叶到19世纪中叶,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或改革,相继在欧美主要国家和亚洲的日本确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体制,获得了政治统治权。这些国家先后开始或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人的发现”与“地理大发现”分别指什么事件?这两件事对欧洲所起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2)列举17世纪上半叶到19世纪中叶这一时期,欧洲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一例。

(3)结合所学知识,请指出材料二中英国能在现代文明的入口处“抢占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原因。

 

 

查看答案

一个伟人就是一座丰碑。下列组合,不正确的是

A. 牛顿﹣﹣近代物理学的奠基者﹣﹣《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 贝多芬﹣﹣近代伟大的音乐家﹣﹣《英雄》交响曲

C. 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革命的镜子﹣﹣《复活》

D. 爱因斯坦﹣﹣近代生物学的奠基者﹣﹣《物种起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