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4至19世纪的欧美经历了社会巨变,在各个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不断冲击着旧观念...

14至19世纪的欧美经历了社会巨变,在各个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不断冲击着旧观念、旧制度,推动欧美迈入近代社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思想领域)

材料一:人们对基督教神学教条的怀疑缘于两大发现:一是新大陆的发现,二是地球围绕太阳转。《圣经》居然对这两个事实只字未提,一下子就发生了信仰危机。”

材料二:文艺复兴对葡萄牙和西班牙这两个沿海地区的影响是航海……到了这个时候,欧洲人的眼界不再只向内看了,不再只向欧洲这一个区域里看往外看,向海洋看。葡萄牙和西班牙是先行者,很快荷兰跟上来,英国跟上来,法国也跟了上来。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经济领域)

材料三: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孤立状态。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四:19世纪中期英国的海外贸易示意图

(政治领域)

材料五:教授振举国者之君子,称华盛屯(顿)。此英杰怀尧舜之德,领国兵攻敌,令国民雍睦,尽心竭力,致救其民也。自从拯援国释放民者,不弄权而归庄安生矣。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论》(道光丁酉年,即1837年)

材料六:拿破仑认为,法国发生革命不是因为法国渴望自由,而是因为要求平等。他所了解的平等是法律上所保证的同样的公民权利,而不是公民生活的同样的社会经济条件。……他消灭了政治自由,把他所了解的“平等”巩固下来。

——(苏联)塔尔列《拿破仑传》

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材料一中提到的“新大陆的发现”与哪一事件有关?依据材料一说明该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

(2)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依据材料二,说说文艺复兴与“新大陆的发现”有什么关系?

(3)材料三中,作者认为哪一事件可以作为世界历史开始的标志?根据材料三分析他提出此观点的依据。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在世界贸易中处于什么地位?

(5)根据材料五分析国人称华盛顿为“君子”的依据是什么?(不得照抄原文)

(6)根据材料六,归纳拿破仑对政治“平等”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拿破仑是通过什么措施来巩固政治“平等”的。

 

(1)事件:新航路开辟(探寻新航路);影响:使人们对教会产生信仰危机(对基督教神学教条产生怀疑)。 (2)指导思想:人文主义;关系:开拓了人们的眼界,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激发人们的冒险精神,促进新航路开辟。 (3)事件:工业革命。依据: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加强了世界的联系)。 (4)地位:贸易中心/世界工厂。 (5)领导独立战争取得胜利或推翻英国殖民统治,而不做皇帝的高尚品德。 (6)理【解析】 平等是法律上的同样的公民权;措施:通过颁布《拿破仑法典》。 【解析】 (1)第一问,根据材料中的“新大陆的发现”结合所学知识, 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这一发现与新航路的开辟(探寻新航路)有关。第二问,根据材料中“《圣经》居然对这两个事实只字未提,一下子就发生了信仰危机。”可知新航路开辟、日心说与上帝创造世界的《圣经》的记载矛盾,人们出现了信仰危机。 (2)第一问根据所学知识,“文艺复兴”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即以人的需求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第二问根据材料“文艺复兴……影响是航海……欧洲人的眼界不再只向内看了,不再只向欧洲这一个区域里看往外看,向海洋看。”结合所学知识,文艺复兴运动开拓了人们的眼界,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激发人们的冒险精神,促进新航路开辟,所以说文艺复兴在某种意义上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 (3)第一问,根据材料“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作者把工业革命作为世界历史开始的标志;第二问,根据材料“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孤立状态。”分析出他认为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加强了世界的联系)是世界历史上开始的依据。 (4)根据材料四19世纪中期英国的海外贸易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英国的海外贸易遍及世界各地,成为贸易中心,世界工厂。 (5)根据材料“称华盛屯(顿)。此英杰怀尧舜之德,领国兵攻敌,令国民雍睦,尽心竭力,致救其民也。自从拯援国释放民者,不弄权而归庄安生矣。”可知,国人称赞华盛顿,一方面,“领国兵攻敌,令国民雍睦,尽心竭力,致救其民也”即领导独立战争取得胜利或推翻英国殖民统治,另一方面“自从拯援国释放民者,不弄权而归庄安生矣”即而不做皇帝的高尚品德。 (6)第一问,根据材料“他所了解的平等是法律上所保证的同样的公民权利,而不是公民生活的同样的社会经济条件。”可知他对政治“平等”的理【解析】 平等是法律上的同样的公民权;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拿破仑颁布了《拿破仑法典》来巩固政治“平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巴黎公社失败的教训验证了《共产党宣言》中哪项主张的正确性

A. 无产阶级应当建立自己统一的革命政党来领导革命

B. 无产阶级应当建立本阶级的政权

C. 无产阶级应该进行暴力革命

D. 社会主义革命应该在几个发达国家同时进行

 

查看答案

林•亨特在《人权的发明:一部历史》一书的开篇提到: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被视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份人权文献…”。其中《独立宣言》与《权利法案》、《人权宣言》相比,其显著特点是

A. 以法律形式限制君主的权力

B. 宣告独立,脱离殖民统治

C. 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D. 建立三权分立联邦制国家

 

查看答案

这两位杰出人物(如下图)的相似之处是

①都是十九世纪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

②都在国家和民族处于危难时刻登上政治舞台

③都曾为国家、民族利益与外来势力英勇斗争

④都毕生致力于反对专制、维护民主共和制度。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该材料主要说明的是

A. 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B. 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

C. 市场需求刺激工业革命

D. 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

 

查看答案

在欧洲封建统治者的眼里,拿破仑终是一个扩散“1789年瘟疫”的暴发户。下列能证明这一说法的史实是

A. 拿破仑发动对西班牙的侵略战争

B. 拿破仑远征俄国失败

C. 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D. 拿破仑的军队所到之处宣传自由平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