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相传老子问孔子:“你说牙齿与舌头哪个坚硬?”孔子答:“当然是牙齿,”老子张开嘴:...

相传老子问孔子:“你说牙齿与舌头哪个坚硬?”孔子答:“当然是牙齿,”老子张开嘴:“看看我的牙!”孔子见老子的嘴里牙齿全掉光了,点点头,然后老子又道:“你看看我的舌头!”舌头完整而灵活,这个小故事反映了(  )

A. 统治者只有对人民实行德政,社会才会稳定

B. 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C. 人们要互爱互利,反对各国间相互攻伐兼并

D.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

 

B 【解析】 依据题干可知,道家创始人老子是用自己的牙齿和舌头做比喻,说明世事无绝对,牙齿与舌头看似牙齿坚硬,但是牙齿会掉光,而舌头却完整而灵活,这体现了老子的朴素辩证法的思想,统治者要对人民实行德政出自孔子的观点,并非老子主张,故A不符合题意。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老子是用自己的牙齿和舌头做比喻,说明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体现了朴素辩证法的思想,故B符合题意。人们要互爱互利,反对各国间相互攻伐兼并体现的是墨家墨子“兼爱”“非攻”的思想,故C不符合题意。“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出自儒家孟子的主张,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时期 姓名 称谓 著作 主要思想 春秋时期 老子 道家学派创始人 《道德经》 ①顺应自然; ②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③主张无为而治。 孔子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创的创始人 《论语》 《春秋》 政治思想: ①核心思想是“仁” ②主张以德治国; ③主张实行德政。 教育思想: ①教育: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 ②教学: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学原则 和方法,如因材施教、温故知新等。 战国时期 墨子 墨家学派创始人 《墨子》 主张“兼爱非攻”;提倡节俭 孟子   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 《孟子》 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荀子   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 庄子 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庄子》 治国要顺其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保持独立的人格。 韩非 法家集大成者 《韩非子》 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孙武 军事家,兵家鼻祖 《孙子兵法》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多个诸候国,到了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而到战国初期只有十几个诸候国了,最终如下图所示,这表明,在争霸与兼并的过程中(  )

A. 国家逐渐走向统一 B. 民族交融逐渐加强

C. 社会经济高速发展 D. 百家争鸣文化繁荣

 

查看答案

按照西周时的规定,周天子可以享用九鼎。诸候只可用七鼎。但在春秋时期,郑庄公却享用九鼎,以后一些诸侯竞相仿效,这种情况反映了(  )

A. 禅让制逐渐瓦解 B. 世袭制逐渐瓦解

C. 分封制逐渐瓦解 D. 郡县制逐渐瓦解

 

查看答案

下面都是带有文字的文物,这些文物有一个共同的作用,就是(  )

A. 都体现出青铜制造的高超工艺

B. 都完整体现了汉字的演变过程

C. 都推动了我国造纸技术的发展

D. 都有助于研究当时的那段历史

 

查看答案

下面是夏商周朝代示意图,中间的空白处应该填(  )

A. 前周 B. 后周 C. 东周 D. 西周

 

查看答案

相传炎帝教民耕种,制作工具,种植五谷,制作陶器等:传说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发明弓箭和指南车,命仓颉创造文字,让伶伦制作音律,让隶首发明算盘,这些传说(  )

A. 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

B. 证明炎黄二帝都是天上神仙

C. 都是瞎说胡说根本就不存在

D. 说明我国当时科技领先世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