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中国在沉沦中饱受屈辱,在屈辱中抗争探索,并一步步走向伟大复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危亡屈辱沧桑)
材料一 如下图
图一 图二
(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见证或刻画了近代中国的屈辱历程。图一中的“废墟”是哪次侵华战争造成的?图二反映了日军哪一暴行?
(民族觉醒举步维艰)
材料二 如下图
图一 图二
(2)材料二中,图一两位人物领导的哪一场运动揭开了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序幕?图二人物一生致力于民主革命,他追求民主政治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民族复兴独立自主)
材料三 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一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独立和中国现代化,另一方面,是他真正把中国的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到国家活动中去。
(3)材料三中,建国初期,毛泽东把“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运动是什么?于何时完成?
(民族强盛壮丽篇章)
材料四 他和他的同事找到了一条富国强民的道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根本转型,不论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它本身治理结构和社会方面。在邓小平领导下出现的这种结构性转变,确实可以成为自两千多年前汉帝国形成以来,中国最根本的变化。
(4)材料四中,“根本转型”的内涵指的是什么?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20世纪90年代在完成祖国统一的道路上取得了哪些成就?试举一例?
(掩卷长思传承精神)
(5)无数优秀中华儿女、志士仁人前赴后继,汇聚成伟大的民族精神。今天,我国发展面临多重困难和严峻挑战。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可以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中汲取和弘扬哪些精神呢?
“丝绸之路”是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合作共赢之路,丝路精神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回眸)
材料一:融合域外文化的唐文化成了世界性文化,他们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把唐文化传播四方,促进了中外文化大交流。
(1)由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的史实。并说出汉代“丝绸之路”的起止点。
材料二:如下图标志着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到了极盛时期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有何积极影响?
(潮流逆转)
材料三:乾隆时期,闽浙总督杨庭璋在奏章中写道:“近来闽粤贸易,看船甚觉减少,即内地贩洋商船亦多停驾不开者……”。
(3)材料三的奏章反映的清朝政府怎样的对外政策?
(当代聚焦)
材料四:1979年4月,邓小平对广东省委负责人说:“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特区……”经济特区……吸取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
材料五:“一带一路”使中国不仅可以输出丰富多彩、价廉物美的日常用品,而且能够向世界提供更多的技术和设备。中国有实力投资海外……
(4)请写出两个经济特区的名称。对比材料四、五,从经济特区的建立到“一带一路”的提出,我国对外开放有什么变化?
(现实思考)
材料六:截止2015年4月15日,中国倡议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增至57个。涵盖了除美国之外的主要西方国家以及除日本之外的主要东方国家。
(5)材料六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哪些趋势?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是利用GPS定位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行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它运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
①原子能技术 ②航天技术
③生物工程技术 ④计算机网络技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的消息公布当日,美国申请移民的数量剧增,主要去往加拿大,这导致加拿大移民网瘫痪。20世纪30年代,美国人申请向苏联移民也曾出现这种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当时( )
①美国经济出现大萧条
②美国人口多导致生存艰难
③苏联计划经济成效显著
④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和1921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的不同之处是( )
A. 都是由少数帝国主义列强操纵的会议
B. 都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冲突
C. 都损害了中国的利益
D. 都建立起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新秩序
以关爱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为基本蕴含的人文情怀,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点之一。以下集中体现了人文情怀的是( )
A. 瓦特改良蒸汽机、爱迪生研制白炽灯、魏源编著《海国图志》
B. 三角贸易、美国出兵轰炸南联盟、极端组织发动恐怖袭击
C. 达尔文提出优胜劣汰、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牛顿发现三大定律
D. 墨子提出兼爱非攻、莎士比亚赞扬人性高贵、我国坚持人民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