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2016年第1版)中写到:“北...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2016年第1版)中写到:“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材料说明北京人(   )

①会制造石器    ②会种植粟   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

 

A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可以判断,北京人会制造石器,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半坡原始居民会种植粟;题干没有涉及北京人的面貌特征。仔细审查①③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有关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专题片,你认为最符合拍摄要求的外景地是(   )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河姆渡遗址 D. 半坡遗址

 

查看答案

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化石和遗物最多的国家。某学习小组准备暑假实地参观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    )

A. 陕西蓝田 B. 北京周口店 C. 云南元谋 D. 浙江河姆渡

 

查看答案

北京人的发现对研究古人类的进化史具有重大的意义。由如图“北京人复原头像”可知,北京人

A. 学会磨制石器

B. 最早知道了使用火

C. 懂得采集果实

D. 保留猿的某些特征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

材料二 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

——《墨子》

材料三:孔子开创了民间自由讲学的先河,一个中国学术思想史的黄金时代便开始出现,它光芒四射,灿烂夺目,成为人类发展史上最富丽的时代。

                                                      ——李定一《中华史纲》

(1)材料一中的“王”是指谁?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的什么社会现象?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什么制度?

(4)材料三所说的“黄金时代”指哪个历史时期?这个“黄金时期”出现的背景是什么?

(5)今天我们生活有很多地方都体现了“黄金时代”诸子百家的思想,请举两例说明。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部分)。

材料二: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

材料三: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

                             ——《“大一统”之梦》

(1)材料一示意图中的①②处应该填写的朝代(时期)分别是什么?

(2)据材料二,分析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归纳西周实行政治制度的作用。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秦朝统治者用以“规范,整齐”思想的措施是什么?汉武帝选择的“统治思想”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以来历史发展的趋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