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以《诗经>《尚书》《札记》《易经》《春秋》作为教材,培养统...

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以《诗经>《尚书》《札记》《易经》《春秋》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人才,从此,历代王朝推崇的思想是( )

A. 儒家学说 B. 道家学说 C. 法家学说 D. 墨家学说

 

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汉武帝还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的《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儒士也进人各级政权机构。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西汉初年,在文帝和景帝的治理下,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为“文景之治”。文景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是( )

A.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B. 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C. 推行优待大地主、大贵族的政策 D. 为汉武帝大一统打下基础

 

查看答案

唐朝诗人王硅有诗句:“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材料反映西汉的建立者是( )

A. 陈胜 B. 项羽 C. 刘邦 D. 刘秀

 

查看答案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就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根据所学回答问题:

(1)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请问他任用了谁进行改革?

(2)战国时期,使秦国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国家的改革是什么?变法中有关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的内容是哪一项?这次改革有什么作用?

(3)北魏孝文帝也进行了有效的改革,他的改革措施主要有哪些?(至少)这场改革有何进步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引文,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202年,曹操以少量兵力同袁绍的大军作战,打败袁军,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材料二: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同孙权、刘备的联军决战。孙权的大将周瑜,利用曹军不习水战的弱点,指挥联军用火攻的办法,打败曹军。

材料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的是哪两次战役?这两次战役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特点?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什么社会现象?

(2)材料三中的这首诗抒发了曹操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想一想,他当时的雄心壮志是什么?他的抱负实现了吗?

(3)为什么曹操在两次战役中会有不同的结局?给我们哪些启示?

(4)材料二反映的战争之后形成了什么局面?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新浪网2009年12月30日报道:由胡玫执导的电影《孔子》已经结束了拍摄,于2010年1月22日上映。激发了人们对2000多年前这位伟人的热议。

材料二:中人以上,可以语上(深奥的学问)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论语》

请回答:

(1)孔子是春秋时期哪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2)他的思想在其发展过程中遭到的第一个沉重打击是什么?后来又是怎样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的?

(3)材料二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并说出孔子关于指导学习的名句(至少两句)

(4)结合所学,谈谈孔子为什么被称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