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汉武帝加强政治统治。 材料一: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示意图。 (1)阅读材料...

汉武帝加强政治统治。

材料一: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示意图。

(1)阅读材料一,你从中提取出什么信息?

材料二:景帝时,所有诸侯王国的地盘加起来竟是西汉统治地区的一半,其中吴王拥有50多城,楚王有40城。诸侯王拥有重兵,在管辖的地盘内自行任免官吏、征收赋税、铸造钱币,与朝廷分庭抗礼。

——《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

材料三:主父偃之策。

(3)材料三是汉武帝时期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措施,这一措施名称是什么?请简要叙述措施的内容。

 

(1)信息:封国控制人口和所辖郡数,大于中央所控制的数量。 (2)面临问题:反映出中央政权面临诸侯国势力威胁。 (3)“推恩令”。 内容: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将封地再次分封给自己的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解析】 (1)根据材料一“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示意图”,可以从中提取出的信息,是封国控制人口和所辖郡数,大于中央所控制的数量。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诸侯王拥有重兵,在管辖的地盘内自行任免官吏、征收赋税、铸造钱币,与朝廷分庭抗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出中央政权面临诸侯国势力威胁。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听从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削弱王国势力。因此汉武帝时期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措施是“推恩令”。就是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将封地再次分封给自己的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两汉时期,开通丝绸之路

材料一:《丝绸之路线路图》

(1)结合材料一,写出下面示意图①②位置的名称

材料二:通过丝绸之路,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核桃、葡萄、石榴、苜蓿等植物,以至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原。

(2)依据材料二,列举古代中国向外传播和从外国传入的文明成果。

向外传播的文明成果:                    

从外国传入的文明成果:                    

材料三:《汉代海上丝绸之路》

(3)结合材料三,写出下面示意图③④位置的名称。

材料四:自汉武帝在岭南置郡以后,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汉人远航到这些国家或地区者,带有翻译,采购明珠、壁流离(宝石)、奇石异物等,带去的则是黄金和各种丝织品。那里的人航海来汉朝交易的也日渐增多……双向交流的海上丝绸之路大约在东汉时已经畅通了。

——张传玺《中华文明史》

(4)依据材料二、四,谈谈古代丝绸之路的作用。

 

查看答案

成语包含典故史事、警事箴言,散见于历代典籍。它寓含许多古人的智慧结晶,也可视为( )先民生活的历史写照。下列成语与淝水之战有关的是

①闻鸡起舞   

②草木皆兵   

③投鞭断流   

④风声鹤唳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某同学依据朝代更迭示意图(如:下图)概括时代特征。这一阶段的时代特征是( )

A.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查看答案

绘制表格归纳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依据下表信息判断,此表格归纳的史事是( )

A. 长平之战 B. 巨鹿之战 C. 官渡之战 D. 赤壁之战

 

查看答案

这篇作品共324个字,其中20个“之”字,神态各异,它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它是( )

A. 《大明历》 B. 《洛神赋图》 C. 《女史箴图》 D. 《兰亭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