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毛泽东曾当面称他是“共产党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在北伐战争中...

毛泽东曾当面称他是“共产党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在北伐战争中,他曾领导第四军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被誉为“北伐名将”,第四军也因此被称为“铁军”。“他”是(  )

A. 朱德    B. 叶挺    C. 贺龙    D. 刘伯承

 

B 【解析】 试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叶挺是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之一,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创建人之一。1925年11月21日他在广东肇庆成立叶挺独立团,团部设在肇庆阅江楼,全团有2100多人,设有三个营及两个直辖队。1926年1月,叶挺独立团正式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以叶挺为团长的独立团,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一支革命武装。在北伐战争中,叶挺独立团率先从广东出发,首战碌田,长驱醴陵,力克平江,直入中伙铺,奇袭汀泗桥,大战贺胜桥,攻占武昌城,所向披靡,立下了赫赫战功,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北伐部队赢得了“铁军”称号。所以答案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某同学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你能推断他探究的主题是

A. 近代化的探索

B. 抗日战争的胜利

C.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

D. 中共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上面两幅图片与哪一件大事有关?它有什么历史意义?

材料二:为了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后,毛泽东等人发动群众,进行了武装暴动。在遭受较大损失后,毛泽东指着地图说,“我们要到这眉毛画得最浓的地方去当山大王”。

——摘编自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等

(2)指出材料三中紧急会议是什么会议?确定了什么总方针?

 

查看答案

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呈现出“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曲折发展历程,两党关系的演变直接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向和革命的前途命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兄弟携手)

材料一:······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

——姜廷玉(军事博物馆研究员)

(1)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

(探索前行)

材料二: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的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毛泽东《战争和战略问题》

(2)材料二中“相反的道路”指的是什么?这道路开辟的标志是什么?

(外敌入侵)

材料三:沈阳日军行动,可作地方事件。望力避冲实,以免事态扩大。

——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

(3)材料三中,针对“沈阳日军行动”蒋介石的态度如何?导致怎样的结果?

(同仇敌忾)

材料四:1937年,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建立起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农红军改变为入路军,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在抗日战争中,国共揭手,最终使日本无条件投障。

(4)材料四中“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列举国民党正面战场和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取得胜利的战役各一个

(再次反目)

材料五: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人民解放军进行了以解放全中国为目标的解放战争,最后终于结束了两党的对峙。

(5)在人民解放战争中,标志着人民解放军开始战略进攻的事件是什么?你认为人民解放战争能够取得胜利,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归纳总结)

(6)当民族前途面临抉择时,上述史实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辈辈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面不懈努力,几多教训,几多启示。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西体中用)

材料一  中国要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歌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界,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1)据材料指出,李鸿章等人筹办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李鸿章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的关键是什么?

(立宪之梦)

材料二  梁启超认为,“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有人认为成成变法在政治上是具有君主立宪性质的目标和理想,在经济上,它要推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2)由材料二可知,甲午战败极大地唤醒了中国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深,希望通过改革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文国家。但改革最终失败,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该变法发生在那一年?这一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又得到了初步发展,出现了一个“状元实业家”,他的名字是?

(共和之路)

材料三  中国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3)依照材料三中国同盟会纲领,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其胜利果实被谁篡夺?

(思想风暴)

材料四: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其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

(4)报据村料四,该事件指的是什么?分析指出该事件与辛亥革命的关系。

(规律揭示)

(5)从洋务运动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对救国道路的探索,在对西方的学习上,体现了一种怎样的规律?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1)根据材料,请你判断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材料二;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文所订进口税,日本臣民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以及中国内地沾及寄存栈房之益,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至应享优例割除,亦莫不相问。

——《马关条约》

(2)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的主要内容。该条约与以往不平等条约相比最大的不同时什么?

材料三:“这中国,那,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

——陈天华《猛回头》

(3)材料三所描写的现象和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条约中的哪一条款充分说明清政府已完全变成“洋人的守土官长”?

(4)从近代百年的屈辱史中,我们可得到哪些历史教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