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史学家论晚清,常绕不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一语,而《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一书...

    史学家论晚清,常绕不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一语,而《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一书所记录的这一段,可以说正是这“大变局”的高潮一节,古老中国从漫长的帝制中挣扎出来,摸索着向“共和”奔去。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袁世凯担任临时大总统之初,在其心目中,迟早是要实行独裁统治的。袁死后,掌握北京政府实权的段祺瑞完全继承了他的衣钵,继续推行媚外外交,成为日本帝国主义的忠实代理人。

——改编自王文泉、刘天路主编《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1919年4月底,中国人民眼巴巴企望的巴黎和会并未带来预想中的“公理”,郁积己久的亡国之忧、救国之情骤然化作海啸山鸣的五四运动,青年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成为洪流中的先锋。这是我们第一次打破一切的干涉压制的政治活动。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内外政策。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这场运动性质和历史地位是什么?

(3)在五四运动的洪流中,中国共产党也应运而生。为中国共产党准备了思想基础的事件是什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何历史意义?

 

(1)对内实行军事独裁,对外依靠帝国主义国家 (2)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性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地位:是中国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为共产党准备了思想基础的事件: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解析】 (1)由材料一“袁世凯担任临时大总统之初,在其心目中,迟早是要实行独裁统治的。袁死后,掌握北京政府实权的段祺瑞完全继承了他的衣钵,继续推行媚外外交,成为日本帝国主义的忠实代理人”可以看出,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内外政策是对内实行军事独裁,对外依靠帝国主义国家。 (2)依据材料二“1919年4月底,中国人民眼巴巴企望的巴黎和会并未带来预想中的“公理”,郁积己久的亡国之忧、救国之情骤然化作海啸山鸣的五四运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5月4日,北京的青年学生走上街头,举行集会、抗议等活动,五四运动爆发。因此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五四运动性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共中央对全国宣告:本党“愿为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的彻底实现而奋斗”,“取消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取消苏维埃政府,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其目的是

A. 推动国民革命运动发展    B.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 实现和平民主建国纲领    D. 保障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查看答案

发生在同一时期,却与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败退形成鲜明对照的战役是(     )

A. 武汉会战 B. 豫湘桂战役 C. 淞沪会战 D. 第三次长沙会战

 

查看答案

据日军 《步兵第10团战斗详报》记载,中国台儿庄守军“决死奋战之状历历在目”“士兵依靠堑壕顽强抵抗直到最后”“睹其壮烈者亦为之感叹”。台儿庄战役中国守军的总指挥是(     )

A. 李宗仁 B. 彭德怀 C. 蒋介石 D. 杨虎城

 

查看答案

1919年5月2日 ,北京《晨报》发表《外交警报敬告国人》一书,沉痛地说:“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将不国矣”该材料反映的是(    )

A. 《马关条约》的签订 B.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D. 《辛丑条约》的签订

 

查看答案

李大钊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中盛赞俄国十月革命是“世界新文明的曙光”。这是因为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     )

A. 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 B. 变法维新的思想

C.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 D. 马克思主义思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