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以下历史事件,能够起到促进欧亚文明交流作用的有( ) ①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 ②罗...

以下历史事件,能够起到促进欧亚文明交流作用的有(     )

①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 

②罗马帝国的扩张

③日耳曼人的西迁 

④古代阿拉伯人的经商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D 【解析】 试题本题考查古代文明的交流。古代文明交往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暴力冲突,以战争、武力征服、殖民扩张等形式进行,往往带来伤亡、痛苦、仇恨及物质上的巨大损失。但在客观上也传播了文化,扩展了文明。如前5世纪希波战争、前4世纪亚历三大东征、前1世纪罗马帝国扩张等。二是和平交往,多以友好的经济文化交流方式展开,带来的是物质财富上的互通有无,精神文化的交汇更新。如13世纪马可·波罗来华、阿拉伯等国商人的经商、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等。日耳曼人的西迁是从欧洲大陆迁往不列颠岛,和欧亚文明交流无关。①②④符合题意,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用地图学习历史是一种基本的能力,下图最适合研究的历史是(    )

A. 大河流域的文明 B. 海洋文明的发展

C. 宗教的起源 D. 大学的兴起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在十二个月的光阴中,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上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

材料二 在漫漫征途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用顽强意志征服了人类生存极限。红军将士上演了世界军事史上威武雄壮的战争活剧,创造了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十二个月”是指从__________年10月至________年10月。

“十一个省”是指________、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旧省名)、甘肃、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思考,红军被迫进行长征的原因是什么?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谈谈你对伟大的长征精神的认识。

 

查看答案

    史学家论晚清,常绕不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一语,而《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一书所记录的这一段,可以说正是这“大变局”的高潮一节,古老中国从漫长的帝制中挣扎出来,摸索着向“共和”奔去。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袁世凯担任临时大总统之初,在其心目中,迟早是要实行独裁统治的。袁死后,掌握北京政府实权的段祺瑞完全继承了他的衣钵,继续推行媚外外交,成为日本帝国主义的忠实代理人。

——改编自王文泉、刘天路主编《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1919年4月底,中国人民眼巴巴企望的巴黎和会并未带来预想中的“公理”,郁积己久的亡国之忧、救国之情骤然化作海啸山鸣的五四运动,青年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成为洪流中的先锋。这是我们第一次打破一切的干涉压制的政治活动。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内外政策。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这场运动性质和历史地位是什么?

(3)在五四运动的洪流中,中国共产党也应运而生。为中国共产党准备了思想基础的事件是什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何历史意义?

 

查看答案

中共中央对全国宣告:本党“愿为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的彻底实现而奋斗”,“取消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取消苏维埃政府,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其目的是

A. 推动国民革命运动发展    B.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 实现和平民主建国纲领    D. 保障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查看答案

发生在同一时期,却与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败退形成鲜明对照的战役是(     )

A. 武汉会战 B. 豫湘桂战役 C. 淞沪会战 D. 第三次长沙会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