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马克思由生于1818年的德国,青少年时代便萌生了为全人类谋幸福的崇高理想,为此他...

马克思由生于1818年的德国,青少年时代便萌生了为全人类谋幸福的崇高理想,为此他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第一次系统地闸述此理论的文件是

A. 《人民宪章》

B. 《人权宣言》

C. 《共产党宣言》

D.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发表,《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故C符合题意;《人民宪章》是英国宪章运动的纲领性文件,出现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故A不符合题意;《人权宣言》是在法国大革命中颁布的,与马克思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是林肯颁布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亚当·斯密曾指出,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的航线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人、最重要的两件事。这样评价是因为这些事件使

A. 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B. 西欧获得了急需的金银

C. 世界贸易中心转至美洲

D. 西欧拥有新的殖民航线

 

查看答案

随着洋务运动的推进,需要解决资金、原料和运输问题,洋务派认识到,国家“必先求富而后能强”。下列属于洋务派将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

A. 开设江南制造总局

B. 创建福州船政局

C. 成立轮船招商局

D. 修筑京张铁路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是エ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材料二: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北戴河会议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没有经过试验,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实现公社化。

材料三:“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民主人士被诬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反动学术权威”等,遭到批斗、迫害。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为“叛徒、内好、工贼",被非法监禁,迫害致死。这是“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冤案。

(1)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通过什么制度得以实现?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什么严重失误?

(3)材料三反映的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什么现象?

(4)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谈一谈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出现曲折的原因以及给我们的教训。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中的图一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使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2)图二反映了什么事件?从图一到图二所反映的事件变化来看,图二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该事件又使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发生了什么变化?

(3)图三反映了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查看答案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内要肃清反革命势力、巩固政权,外要反击外来侵略的重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洪亮的声音,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那胜利的旗帜,在朗朗的空中迎风飘扬,人民扬起了头颅,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材料三: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材料反映的是哪一盛典?诗歌中的“一位巨人”指的是谁?

(2)概括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是谁?他们“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材料出自哪部法律文献?这部法律是我国进行什么改革的依据?这次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什么制度?

(5)综合以上三则材料,给它们概括一个主题名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