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西方各国的经济布局发生变化,新兴工业区不需要建立在煤铁资源丰富的地方,而是要综合考虑人才、交通、环境等条件,如美国旧金山以南的“硅谷”和俄罗斯新西伯利亚的科学公园等。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B.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C. 政治多极化的需要 D. 国家发展重工业的要求
“它与联合国一起成为支撑、协调当今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这里的“它”是指
A. 共产主义者同盟
B. 亚太经合组织
C. 欧洲经济共同体
D. 世界贸易组织
1991年,日本首相在施政演说中强调要“积板参与建立世界新秩序的国际努力”,并将其作为执政的首要目标。这反映了日本试图
A. 摆脱美国的经济控制
B.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
C. 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D. 利用高新技术成果
1933年与1922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1,3以上,贸易总额缩减2,3,面对这种经济状况,各国纷纷采取应对措施,下列内容与这种状况无关的是
A. 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
B. 苏联形成苏联模式
C. 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D. 德日建立法西斯统治
某事件发生后,德皇威廉二世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极力怂恿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进攻。这一事件是
A. 珍珠港事件
B. 萨拉热窝事件
C. 九一八事变
D. 来克星顿枪声
1800年至1914年,欧洲人口由1.9亿发展到4.6亿,同期美国人口从500万增加到约1亿人。这一时期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 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B. 住房条件大为改善
C. 农业生产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D. 卫生条件大为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