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最早在大江大河流域产生,其中在尼罗河流域诞生的古代文明是( )
A. 古埃及文明 B. 古巴比伦文明
C. 古印度文明 D. 古希腊文明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中是我国古代哪一水利工程的示意图?
(2)图中这个水利工程是在何时修建的?由谁主持修筑?
(3)请用约100字来向游客描述一下该水利工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兼爱”(互爱互利)“非攻”(反对不义战争)等思想至今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
材料二 “治理国家要以德来感化人民。”“学习要反复温习有恒心坚持不懈。”
材料三 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请问:
(1)材料一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春秋战国时期哪个学派的观点?它体现了这个学派的什么核心思想?
(2)指出材料二中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观点。并用最简练的语言指出“他”的历史地位。
(3)根据材料三,请问现代化治国的方略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改革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根据以下材料,回忆所学内容,完成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利(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请指出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变法得到秦国哪位国君的支持?
(2)概括材料二反映了变法中哪些措施?
(3)你认为商鞅变法在历史上有什么积极作用?
孔子的一个学生姓司马,名耕,字子牛。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中使用牛耕的情况,牛耕大约出现于
A. 西周
B. 春秋时期
C. 战国时期
D. 秦朝
商鞅变法的内容中,最能体现变法封建性质的是
A. 奖励耕战
B. 承认土地私有
C. 建立县制
D. 废除旧贵族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