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世界的社会转型”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欧洲巨变]
材料一:狄特里希.杰拉德在《旧欧洲:一种关于延续的研究》中,把1000~1800年的欧洲称为“旧欧洲”,其理由是:当时的欧洲,在诸多方面主要呈现“旧”的特征,“新欧洲”还在孕育成长之中。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000~1800年”间促使“新欧洲”孕育和成长的因素。
[科技进步]
材料二:1733 年机械师约翰 凯伊首先发明飞梭,提高织布效率一倍,英国工业革命的前奏曲开始了。织布革新以后,造成织与纺的矛盾,从而出现了长期的“纱荒”……马克思指出:“正是由于创造了工具机,才使蒸汽机的革命成为必要。”
(2)依据材料二,分析英国出现“纱荒”的直接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问题的科技发明,并概述棉纺织业技术创新的意义。
[转型之痛]
材料三:1913﹣1914年列强的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的情况:
国 别 | 英国 | 沙俄 | 法国 | 德国 | 日本 | 美国 |
占世界工业总产量(%) | 14 | 2.6 | 6 | 16 | 1 | 38 |
殖民地面积(万平方千米) | 3350 | 1740 | 1060 | 290 | 30 | 30 |
(3)有人认为,没有萨拉热窝事件就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结合材料三对此观点加以评价。
[新旧格局]
材料四:
(4)图A反映出了国际关系格局怎样的特点?与图A相比,图B反映的欧洲关系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新旧交替的变动中,举例说明中国是如何维护世界和平的?
(5)综合上述探究,指出促进社会转型的因素。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建设成就,被世界各国誉为( )
A. “经济航母” B. “经济发动机”
C. “中国速度” D. “经济新常态”
下面是某一时期某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本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统计表,它反映出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是( )
A. 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不断加大
B. 新的发明层出不穷
C. 科技成就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
D. 科学技术各领域间相互渗透加强
漫画常用简单夸张的手法来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如下图是一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漫画,它讽刺的是( )
A. 杜鲁门主义 B. 北约建立 C. 马歇尔计划 D. 斯大林模式
赫鲁晓夫“是在断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它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的主要是指( )
A. 没有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B. 不改变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
C. 改革难以使苏联重工业得到发展
D. 改革在理论上不能取得重大突破
下列国家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西罗马帝国
②法兰克王国
③查理曼帝国
④德意志王国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①② C. ①④②③ D. ②③④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