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东北曾经流传一首民谣:“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敢言……”其中...

东北曾经流传一首民谣:“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敢言……”其中“苦难”开始的标志是(  )

A. 西安事变 B. 七七事变 C. 八一二事变 D. 九一八事变

 

D 【解析】 注意题干“东北”“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敢言……”,结合所学知识,1936年西安事变是张学良、杨虎城为停止内战、逼蒋抗日而发动的爱国兵谏,与东北人民十四年的苦难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七七事变发生在北平一带,标志全民族抗战开始,与东北人民十四年的苦难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 八一三事变发生在上海一带,国民政府组织了淞沪会战,与东北人民十四年的苦难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因此是“苦难”开始的标志,故D符合题意。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21年,十三位代表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召开秘密会议,为躲避搜查,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一游船上举行。该历史情景反映的应是(  )

A. 同盟会建立 B. 中华民国成立

C. 建党伟业 D. 西安事变

 

查看答案

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1300多万两,美国旗昌行因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这反映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  )

A. 完全无力与外国企业抗衡

B. 实现了富国强兵目的

C. 完全掌握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D. 部分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

 

查看答案

《话说运河》中有句解说词:“阳刚的﹣撇是万里长城,阴柔的一捺是京杭运河,这才是一个顶天立地、有血气、有温情的中国人。”如下图,对于这“一捺”的工程描述哪一项正确?(  )

A. 该运河的开通是为了便于帝王南巡游玩,而后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B. 图中主要城市A是涿郡B是洛阳

C. 该运河的开凿者是隋文帝

D. A﹣B处沟通了海河和黄河,C﹣D处沟通了淮水和长江

 

查看答案

宏伟的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下列关于秦长城起止点的叙述,正确是(  )

A. 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

B. 西起咸阳,东到鸭绿江

C. 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D. 西起长安,东到山海关

 

查看答案

我国是统一多民族的国家,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大交融时期。请围绕“民族关系”这一话题,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

任务一(解读历史现象)

(1)阅读下面历史现象的描述,概括这一时期民族交融的表现。

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擅长骑射的匈奴人,逐步由游牧转入农耕生活,发展了冶铁和制陶等手工业。山西南部的羯人,大部分都从事农耕,善于织布,喜欢穿青绛色的衣服。西晋吋,洛阳贵族官僚,争用胡床、方凳等西北各族的家具;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汉族人民也学习经营畜收业。

任务二(了解历史事件)

(2)民族政权之间的战争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交融。按要求在下面空白处填写相关内容。

战役名称

 时间

交战双方

结果

相关成语

淝水之战

383年是公元世纪年代

前秦

东晋

东晋以少胜多

 

 

 

任务三(阐述历史观点)

(3)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写道:“孝文明知鲜卑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华,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染,实对汉文化衷心欣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熟,使其整体的汉化。”请结合具体史实,说明孝文帝是如何使鲜卑族“整体的汉化”的?

任务四(感悟历史规律)

(4)民族交融对国家发展起了什么作用?谈谈你对古代民族关系的看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