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中政治制度是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原因。阅读...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中政治制度是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原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社会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尤其是儒家学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这简直就是打碎他们的饭碗了。”

(1)材料一描述的该朝代的“社会结构”中哪一地方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朝代的政治结构是什么?

材料二  “汉承(继承)秦制,有所损益(减少和增加)。”为了巩固统治,刘邦分封诸侯异姓王、同姓王,随着封国的发展,出现“尾大不掉”之势……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王国事实上变成了和中央直接统辖的郡一样的政权。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有所损益”主要是指西汉初年在地方行政制度上有何变化?为进一步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三

(3)材料三中图一体现的是唐朝完善的哪一重大政治制度?图二美国政治制度体现的基本原则是对哪一思想家主张的实践?图一和图二都体现了一种分权思想,结合所学知识从目的角度分析两者有何区别。

材料四 行省虽然拥有经济、军事、行政等权力,但这些权力都是元廷让渡给地方的,最终的决定权还操控在中央的手中,因此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这决定了它只能为朝廷集权服务。而行省行政区划中采取犬牙交错的划分原则,又从客观上瓦解了地方割据的地理条件。……

                                                           ——中国论文网

(4)据材料四,说明元朝行省制度为什么能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材料五  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5)政治制度“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但其“本原精神”“仍可不变”。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五反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本原精神”是指什么?

 

(1)郡县制。结构:皇帝是最高统治者,中央政府设承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2)变化:由郡县制转变为郡国并行制。措施:下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已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推恩令”)。 (3)三省六部制。孟德斯鸠。图-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图二是为了防止专制.维护民主。 (4)行省权力大而不专;采取犬牙交错的区划原则。 (5)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独立性。 【解析】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对秦朝时期郡县制的描述。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以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皇帝是最高统治者,中央政府设承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2)根据材料“为了巩固统治,刘邦分封诸侯异姓王、同姓王”可知这是汉朝时期实行的郡国并行制。这是制度的实行。地方上制度由郡县制转变为郡国并行制。汉武帝在位时,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即下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已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3)根据材料中的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唐朝时期实行的三省六部制。图二是美国实行的三权分立制度,这一制度来源是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主场。三省六部制的分权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加强君主的权利。三权分立的分权是为了防止专制、维护民主。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4)根据材料“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这决定了它只能为朝廷集权服务。而行省行政区划中采取犬牙交错的划分原则,又从客观上瓦解了地方割据的地理条件。”可知元朝的行省制度中行省权力大而不专,采取犬牙交错的区划原则,因此能够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5)根据对上述材料和问题的探究可知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由此可知“本原精神”指的是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独立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科技的发明和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3世纪至13世纪,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于世界,四大发明是其典型代表。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其中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这三大发明在这一时期取得突破性发展并广泛传播于世界,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

(1)用所学知识说明“宋元时期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这三大发明取得了突破性发展”。(任意举一项科技成果阐述)哪位湘籍科学家对古代四大发明作出过什么重大贡献?

材料二  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统计

(2)阅读材料二中的表格,请说明中国科技成就在世界上的地,位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

材料三  英国哲学家、科学家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提出了“中国的三大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的论断,是因为他如此明智地选择的三大发明都起源于中国。然而,同其在西方的爆炸性影响比较起来,这三大发明对中国却没有什么影响。中国的文明根深蒂固,中国的帝国组织渗透甚广,决不允许这些发明破坏传统的制度与习俗。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依据材料三指出为什么“这三大发明对中国却没有什么影响”?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查看答案

独具时代特色的历史信息在风云流转的时空中,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个指示性坐标。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A. ①②④③ B. ①④②③ C. ③②①④ D. ①④③②

 

查看答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文化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司母戊鼎是商朝青铜器的典型代表

B. 东汉医学家华佗被尊称为“医圣”

C.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

D. 祖冲之把圆周率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查看答案

下边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其撰拟者应是(   )

A. 中书省 B. 内阁 C. 军机处 D. 礼部

 

查看答案

有学者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认为,裁撤中书省等,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样,皇帝既为国家元首,又为行政首脑。”该学者评价的是(     )

A. 秦始皇创立皇帝制 B. 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C.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D. 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