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历史探究 材料一:南水北调工程从提出、论证到勘探,历经数十年,中线工程终于在20...

历史探究

材料一:南水北调工程从提出、论证到勘探,历经数十年,中线工程终于在2009年全面开工。这是一项规模浩大的民生工程,建成后将有效缓解京津地区用水紧张局面。我国古代也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泽被后世,对当时的政权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二:隋朝时并没有像今天这样现代化的开凿工具,可是古人怎么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开通全长2000多米的大运河呢?原来,我们的祖先充分运用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大运河的绝大多数河段都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有计划加以疏浚、改建和扩建的,新开凿的河段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1)从材料一中,你得到关于大运河的什么历史信息?(至少两条)隋朝短暂而辉煌,不仅开通了一条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还创立了一项在历史上延续1300年的制度,这是什么制度?

(2)除大运河外,请你写出两个古代著名工程。

(3)从材料二大运河开凿情况的描述中,谈谈你的体会。

(4)随着现代城市建设和乡镇企业高速发展,大运河的污染问题变得非常严重。1990年代,整个大运河的水质标准都已经降至三级以下,治理污染,已经刻不容缓。请你开出治理污染的良方。

 

(1)示例:大运河北抵涿郡,南至余杭。 科举制度 (2)示例:长城、都江堰、灵渠(答案符合题意即可得分) (3)体会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大运河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即可得分) (4)1.增强群众特别是企业的环保意识,不允许把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倾入运河。2.城市建设考虑城市垃圾及生活污水注入运河情况,建设垃圾污水处理工程。3.政府要关闭运河沿岸的大批小造纸厂、小皮革厂并对大运河进行综合治理。等等。 【解析】 试题(1)此问考查的是隋朝大运河的相关史实。通过材料中“南水北调工程”可知隋朝大运河,是从南方的余杭运水,到北方涿郡。隋朝大运河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同时还创立可科举制,此后各朝各代都在沿用改善,持续了1300多年。 (2)此问考查的是我国古代的工程。“除大运河外”,根据这些文字可知是我国的古代的工程,可以根据课本,我国古代工程还有秦朝修建了防御工程“万里长城”,明朝完善的长城,秦朝修建的灵渠,战国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修筑的都江堰。隋朝工匠李春修建了赵州桥等。 (3)此问考查的是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我们的祖先充分运用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大运河的绝大多数河段都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有计划加以疏浚、改建和扩建的,” 体会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对社会有积极作用。“可是古人怎么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开通全长2000多米的大运河呢?”同时也表明在修建大运河中,劳民伤财,会导致人员伤亡,也有消极作用。 (4)此问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体现学科知识性和思想教育的特点。“1990年代,整个大运河的水质标准都已经降至三级以下,治理污染,已经刻不容缓。”说明污染很严重。学生治理污染的良方,从政府、企业,群众,个人等方位入手分析。1、增强群众特别是企业的环保意识,不允许把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倾入运河。2.城市建设考虑城市垃圾及生活污水注入运河情况,建设垃圾污水处理工程。3.政府要关闭运河沿岸的大批小造纸厂、小皮革厂并对大运河进行综合治理。等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朱可夫筹划的苏军大规模反击代号为“天王星行动”。1943年2月,德军最后的抵抗结束,整个战争开始朝着不利于德国的方向发展,朱可夫由此晋升为苏联陆军元帅。据此判断,该战役是(  )

A. 莫斯科战役 B. 斯大林格勒战役

C. 诺曼底登陆战役 D. 攻克柏林战役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其特点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

B. 中心措施是国家对工业的调整

C. 背景是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激化了阶级矛盾

D. 作用是从根本上解决了经济危机,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

 

查看答案

《十二铜表法》规定:“出卖的物品纵经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该规定反映了(  )

A. 罗马法对贵族利益的维护

B. 罗马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C. 古罗马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D. 古罗马严格限制商品交换

 

查看答案

2017 年 11 月 8~10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特朗普的这次访问,大大促进了中美关系的发展。回顾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是(  )

A. 乒乓外交 B. 基辛格访华

C. 《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D. 邓小平访美

 

查看答案

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站在南京古城墙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不包括(  )

A. 五四运动的重心

B. 中华民国成立

C. 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同胞的大屠杀

D. 蒋家王朝的灭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