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请根据下面两幅图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

请根据下面两幅图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信息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评分说明】自拟题目;(如“被迫开放与主动开放”“走向复兴”等);图片信息之间的区别;(区别:五口通商是被迫开放的,经济特区是主动开放的。或近代被迫开口通商使中国饱受西方经济侵略,现代对外开放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图片之间的联系;(联系:开放地点多集中在商品经济相对发达、交通便利的东南沿海地区);史实正确,表述完整。若小短文不足80字,酌情扣分。 【解析】 本题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首先要解读材料,“1842年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和“1980年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都是“开放”,但性质上有本质不同。近代的“开放”是半殖民地国家的被动行为,而今天的改革开放是主权国家的主动行为。据此,我们可以拟定一个主题是: 被迫开放与主动开放。 旧中国近代史上开放通商口岸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帝国主义强迫下通过不平等条约开放的,便于资本主义列强通过通商口岸掠夺原材料、占领中国消费市场,加速了中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客观的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道路,提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针,在平等互利的条件下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主动提出了对外开放的政策,有利于吸收外国先进的技术和资金,有利于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我们要坚持对外开放。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呢?

——《周恩来外交文选》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地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显著成就。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以新的角色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纵观整个70年代,我国和许多西方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如美国、意大利、加拿大、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

材料四  作为国家主席夫人向他国元首夫人发出访华邀请,彭丽缓是中国第一人。这不仅折射出中国融入国际社会和开放的程度进一步加深,更向全世界传递了中国强烈而清晰的自信。

(1)根据上述四则材料,请绘制一个表格,比较新旧中国的外交。

(2)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列举两项决定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

 

 

查看答案

习近平说:“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近现代史中部分历史时期或节点

注:C时期的探索既有成功,也有失误。

材料二:“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国家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 初,党和国家面临又一个重大历史关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曲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面临新的巨大困难和压力。

——欧阳淞《关于中国共产党90年历程的回顾与思考》

(1)时代是出卷人,不同时期有不同任务。请分别写出年代尺中A、B时期的主要任务。

(2)材料二所述的两个“重大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都交出了满意的答卷。请分别运用史实加以说明。

(3)综合材料分析,党的奋斗历程对新时代做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有哪些启迪?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各国变化,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1898年9月

 

 

学良等涕泣进谏,屡遭重斥……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有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

——1936年12月

 

 

 

(1)请分别指出材料中两位历史人物的抉择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2)从上述历史人物中任选一人,说明他们为什么要作出这样的抉择。

(3)纵览历史,在民族危急关头,从来不乏殉难守节之士。请列举河南近代以身许国,慷慨赴死的英烈一位。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明确提出铁路乃自强根本,是修筑铁路的积极主张者。19世纪70年代,他在致友人的一封信中说:“我曾拜调过恭亲王(奕诉),向他说明修筑铁路的好处,他也深以为然,但却说没有人敢牵头主持修路事宜。我又恳请他向两宫皇太后(慈安、慈禧)慕明,他说她们受到的压力很大,也不能决定是否该支持修筑铁路,自此就再也没有下文了。”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认为民族、民主革命俱已完成,遂积极倡导铁路建设。他曾说:“国家之贫富,可以铁道之多寡定之;地方之苦乐,可以铁道之远近计之.……修筑铁路,实为目前惟一之急务,民国之生死存亡,系于此举。”他提出了修筑10万英里(约16万公里)铁路的宏图伟略,但整个民国时期不过勉强修筑了区区1万余公里。

——摘编自岳麓书社《经济成长历程》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李鸿章主张修筑铁路的目的。概括材料一反映的时代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对铁路作用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宏图伟略”在民国时期难以实现的原因。

 

 

查看答案

下列图片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领域取得的成就。这些成就取得的共同原因是(             )

A. 非洲国家的大力支持    B. 日本谋求改善中日关系

C. 美国改变对华政策    D.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