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005年,宋辽盟约:“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

1005年,宋辽盟约:“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哪一项与此盟约无关

A. 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    B. 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C. 以后辽宋之间保持长时间和平局面    D. 阿骨打建立大金

 

D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004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宋真宗想迁都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劝阻,才勉强至澶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将萧挞览。辽害怕腹背受敌,提出和议。宋真宗畏敌,历来主张议和,1005年1月,北宋与辽订立和约,规定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因澶州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ABC三项是澶渊之盟的内容,不符合题意;D项是宋辽绍兴和议的内容,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面对辽、西夏与北宋并立局面示意正确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

宋代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形成文臣统兵的局面。其主要目的是

A. 减少军费开支    B. 减少军队人数    C. 防止地方失控    D. 防止武将跋扈

 

查看答案

北宋政权建立的方式是通过(  )

A. 农民起义夺权 B. 外戚夺取政权 C. 少数民族入侵中原 D. 大将发动兵变

 

查看答案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杜甫的这首《无家别》描述了哪次战乱后,广大劳动人民无家可归的悲惨状况(   )

A. 玄武门之变

B. 安史之乱

C. 唐末农民起义

D. 隋末农民起义

 

查看答案

七年级3班小奇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

A.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B. 中华文明的起源

C. 统一国家的建立    D.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