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之梦。近代以来,诸多仁人志士,为追求“中...

“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之梦。近代以来,诸多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面不懈努力,几多教训,几多启示。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要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歌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界,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1)据材料指出,主张向“外国”学习的这些人被称为什么政治派别?他们认为要达到“自强”必须向“外国”学习什么?

材料二:梁启超认为,“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有人认为戊戌变法在政治上是具有君主立宪性质的目标和理想,在经济上,它要推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2)请问“甲午战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什么不平等条约?对中国有什么危害?在经济上,推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的“状元实业家”是谁?

材料三:中国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3)材料三中的纲领出现在什么革命事件中,该事件首先在哪个城市发生?

材料四:“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

(4)报据村料四指出该事件在洗刷“旧思想”的过程中有什么局限?

(5)请试为以上材料所代表的几件大事归纳一个你认为比较合适的学习主题

 

 

(1)洋务派;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2)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张謇 (3)辛亥革命;武昌 (4)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盲目否定传统文化。 (5)近代化早期探索(探索救国或挽救民族危机等类似均可) 【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内部一些官员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他们认为要达到自强,必须向外国学习军事技术。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战败投降,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元实业家张謇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回家办厂。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在同盟会的推动下,武昌起义爆发。1911年是旧历辛亥年,因此这次革命称为“辛亥革命”。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所指的事件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盲目否定传统文化。 (5)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的探究可知,洋务运动、实业救国、辛亥革命以及新文化运动是我国的近代化探索。因此学习主题可以是近代化早期的探索。也可以是探索救国。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 欧盟的建立

B. 古巴导弹危机

C.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D.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查看答案

一战后的巴黎和会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和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九国公约》,请问这两个的相似点有

①都在帝国主义大国操纵下签订

②都不同程度地损害了中国主权利益

③都影响了战后世界统治新秩序

④有利于世界长久和平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习近平说:“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下列关于“改革开放”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②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开始的

③我国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④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以下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说法正确的是

A. 中共一大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B. 南昌起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 遵义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 九一八事变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查看答案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长期以来,各民族平等相处,共同发展。那么,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是

A. 夏朝

B. 秦朝

C. 汉朝

D. 唐朝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