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请依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

请依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

 

目:美日矛盾的激化1921~1922年,美、英、日、中等九国在华盛顿举行了国际会议。会议调整了日、美、英等国在远东太平洋的关系,会议签订的《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条件。中国重新回到帝国主义共同支配的局面,日本权益受到损害,美日矛盾激化。1941年日本偷袭了美国位于珍珠港的海军基地,这次袭击正式将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 【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日美之间矛盾尤其激烈。在美国的倡议下,1921~1922年,美、英、日、中等九国在华盛顿举行了国际会议。会议调整了日、美、英等国在远东太平洋的关系,会议签订的《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条件。中国重新回到帝国主义共同支配的局面。因为华盛顿会议,日本权益被美国压抑,受到严重损害,美日矛盾激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中,1941年日本为了报仇,偷袭了美国位于珍珠港的海军基地,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世界格局是指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20世纪,世界格局经历了多次大变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的实质是什么?形成这一格局的两次会议,分别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

(2)二战结束后,世界形成了美苏主导世界的两极格局,这一格局的表现主要是哪一政策的实施?为此,美国采取哪些措施?

(3)“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哪些因素推动了多极化趋势?

(4)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影响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你觉得我国当前应该如何应对国际格局的演变?

 

查看答案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肩负民族复兴重任,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难探索,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2年中、印、美人均钢和电的产量对照表

 

 

中国

印度

美国

钢产量(千克)

2.37

4

538.3

发电量(千瓦时)

2.76

10.9

2949

 

 

材料二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1978年

1992年

2002年

2010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624

20370

102398

421368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元)

343,4

1826

7073

28762

 

 

材料三   1978年以来中国的人文精神取得很大发展。一种贴近现实生活的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了……这种马克思主义是活生生的,能够回答实际挑战,能够为老百姓带来福祉的现实马克思主义。

——夏学銮《中国人文精神的产生、发展及特征》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1953年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请你列举出这项措施实施后所取得的成就。

(2)读解材料二,归纳1978年﹣2010年我国国民经济呈怎样发展趋势?这些成就归功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贯彻,这次会议在经济上做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3)材料三中的“现实马克思主义”指什么?党和政府在“现实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为老百姓带来福祉”的重大举措有哪些?

 

 

查看答案

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在评述经济全球化时说:“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可能抵达安全的港口。”这里的“不合理和荒唐”主要是指经济全球化(  )

A. 会造成新的国际冲突,引发世界大战

B. 使发展中国家沦为发达国家的殖民地

C. 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和技术

D. 易加剧不公平国际竞争,加剧贫富分化

 

查看答案

“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苏联解体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

A. 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独立自主

B. 社会主义应坚持民主集中制

C. 社会主义必须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D. 社会主义必须加强对西方“和平演变”的抵制

 

查看答案

下列史实反映出(  )

1883年

戴姆勒研制出第一台以汽油为燃料的汽油机

1892年

狄塞尔发明了以柴油为燃料的柴油机

1893年

卡尔•本茨制造出第一辆4轮汽车

1908年

福特公司生产出第一辆T型汽车

 

 

A. 蒸汽机的发明应用和汽车工业的发展

B. 内燃机的发明应用和汽车工业的发展

C. 电力的广泛应用和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D. 钢成为基本工业原料和汽车主要材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