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中世纪晚期,西欧少数商人占据着生产资料,他们向乡村手工业者提供原料甚至生产工具...

“中世纪晚期,西欧少数商人占据着生产资料,他们向乡村手工业者提供原料甚至生产工具,并预付部分工资,最后收回制成的产品,并投放到市场出售。”材料反映了

A. 小作坊生产的出现

B. 工场手工业的产生

C. 大工厂生产的建立

D. 工厂制度的确立

 

B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这一时期,手工业不断发展,一方面,手工业逐渐脱离农业生产;另一方面他们更多地为市场而生产。13世纪,随着分工细化,小型手工作坊得到发展。为了缴纳封建赋税,农民也在家里用自己的生产工具从事生产,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商人将原料,有时还有一些轻便的生产工具,发给手工业者,手工业者在各自家中进行生产,商人回收产品,并投放到市场出售,工场手工业产生了。故B符合题意;小作坊生产的出现、大工厂生产的建立、工厂制度的确立与题干无关,故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月革命后,在苏维埃俄国内忧外患、经济苦难的情况下,苏俄政府实行余粮征集制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农民为代表的广大老百姓极其不满,后列宁同志经过充分考虑,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策。这项政策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以征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按国家规定交纳一定的粮食税,超过税额的余粮完全归个人所有,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灬…这使小农经济占优势的苏俄找到了向社会主义经济阶段过度的道路。

(1)依据材料一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21年列宁在俄国实行什么政策?该政策的实施对俄国有什么影响?

材料二  我们的国家过去经得起考验,今天还会经得起考验,复兴起来,繁荣下去,因此,首先,允许我中明我的坚定信念: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会使我们由后退转而前进所需的努力陷于瘫痪的那种无名的、没有道理、毫无根据的害怕。

——罗斯福总统1933年就职演说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罗斯福总统1933年就职演说时,美国面临着什么严重问题?罗斯福总统怎样解决这一严重问题?其中心措施是什么?

材料三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1957年与1949年,1985与1960年相比,我国粮食产量出现什么趋势?造成这一趋势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从国家对经济政策的调整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人类历史的发展史,是一部人类在各个领域不断创新的历史。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思想创新)

材料一14﹣17世纪,在欧洲出现了一场意义深远的运动。这场运动冲破了天主教会一千多年对欧洲社会生活和人们精神世界的统治,淡化了神的主宰地位、强调人性的解放,重视人的价值和作用。

(1)“这场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对欧洲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制度创新)

材料二  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2)材料一中“新的政治制度”是指哪一政治体制?英国资产阶级确立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标志着“新的政治制度”确立的事件是什么?

(科技创新)

材料三   1864年,英国煤炭产量已经达到4400万吨,成为欧洲乃至全世界第一大产煤国。从此,英国到处建立起大工厂,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

——《重新定义世界和我们的深化:低碳之路》

(3)材料三所述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英国中世纪恬静的田园生活被打破后,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历史启迪)

(4)结合以上探究,你认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国家应该如何做?

 

 

查看答案

近70年的峥嵘岁月,近70年的光辉历程,新中国承载着历史的沧桑,沉淀着不同时期中国人民的深刻记忆。某历史兴趣小组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主题展开了合作探究活动,请你也加入到他们的探讨活动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巩固政权)

材料一: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1)刘少奇说:“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取得成就)

材料二  :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1953年农轻重比例(%

1957年农轻重比例(%

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农业

52.8

43.5

4.5

轻工业

29.6

29.2

12.8

重工业

17.6

27.3

25.4

 

 

(2)从材料二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哪一行业发展最快?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哪一发展规划?

(继续探索)

材料三: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农业的合作化,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使全体农民走向幸福生活的唯一正确道路。

材料四:国家在过渡时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将资本主义工商业基本上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

(3)材料三、四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材料三、四所述的历史任务的完成,使中国社会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探索失误)

材料五:八大二次会议(1958年肯定了当时已经出现的“大跃进”形势,并且说,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天等于20年”的伟大时期求缩短超英赶美的时间,争取7年赶上英国,再加8年或者10年赶上美国……要掀起一个“以钢为纲”带动一切的“大跃进”。

——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4)根据材料五,概括“大跃进”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大跃进”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

(以史鉴今)

(5)历史的借鉴、历史的智慧,不是无意识得到的,需要理解、感悟和反思历史。请说说你从上述材料中感悟到了什么。

 

 

查看答案

分纵观世界历史,古国文明源远者未必流长;中国文明源远而流长,成就辉煌,这是极为难得的。中国文明所以没有中断,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和固密切相关。

阅读下列材料: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说出该措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汉武帝加强统一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概括唐太宗实行的民族政策的特点。列举一项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具体措施。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实现“天下为一”后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

(5)为了实现材料五的目标,清圣祖(康熙帝采取了哪些措施?

 

 

查看答案

如果我们把经济全球化看作是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联系加强的一个过程,那么下列论断正确的是

A. 经济全球化是自新航路开辟以来就存在的现象

B. 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带来了同样的经济发展结果

C. 二战后两大阵营的建立大大加速了经济全球化

D. 各国之间人口迁移的增多不是经济全球化的标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