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判断分析 史实 结论 A 魏晋南北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判断分析

 

史实

结论

A

魏晋南北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B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14年艰难曲折的斗争,特别是8年全民族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C

1972年2月,美国尼克松总统访华并与中国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

1919~1920年协约国分别与德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签订一系列条约,构成凡尔赛体系

确立了帝国主义列强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1)上表A~D四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的一项是     

(2)理由分析(只分析你所选之项)。

 

(1)B。 (2)答案一①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首次完全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②抗日战争的胜利,并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或并未改变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统治中国的局面).所以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没有结束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答案二①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②新中国的成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所以说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解析】 (1)依据课本所学,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14年艰难曲折的斗争,特别是8年全民族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的是B。 (2)依据课本所学,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首次完全胜利,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抗日战争的胜利,并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所以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没有结束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②新中国的成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所以说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为此某校九年级学生开展了“期盼民族复兴、探求强国富民之路、弘扬爱国情,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来参与:

(回顾过去不忘辉煌耀中华)

(1)“唐人”是古时对中国人的一种称谓,今天世界各地的“唐人街”见证了唐朝在世界上的盛名与辉煌。结合所学,填写有关唐朝的重要史实。

政治盛世:                 制度创新:     

对外交往:     (中日)、     (中印)

(回顾历史不忘艰难创业史)

(2)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面对列强的侵略,各阶层人民不懈探索,共同谱写下民族复兴的交响史诗,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①西方列强发动的哪一次侵华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列举与这次侵华战争相关的中国人民抗争的史实一例。

②西方列强的侵略激发近代仁人志士掀起了大规模学习西方近代化探索历程。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开启性事件是什么?在中国近代化探索中,哪一次探索运动推翻了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回顾党光辉历程坚定信心)

(3)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一条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是什么?

②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同仇敌忾,取得了哪些重大战役的胜利。(举两例)

③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时代终于结束。其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④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到2001年,中国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双边外交活动是什么?

(正视现状国泰民安享小康)

(4)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背后,历经几代人的努力,终于实现 盛世安康的梦想。据所学参与“圆梦”行动。(完成表格)

民族团结梦

民族区域自治

社会主义  新社会梦

     

梦圆五大国

中国重返联合国

农民致富小康梦

     

国家统一梦

     

强国之路梦

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查看答案

“丝绸之路”是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合作共赢之路,丝路精神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回眸)

材料一:融合域外文化的唐文化成了世界性文化,他们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把唐文化传播四方,促进了中外文化大交流。

(1)由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的史实。并说出汉代“丝绸之路”的起止点。

材料二:如下图标志着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到了极盛时期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有何积极影响?

(潮流逆转)

材料三:乾隆时期,闽浙总督杨庭璋在奏章中写道:“近来闽粤贸易,看船甚觉减少,即内地贩洋商船亦多停驾不开者……”。

(3)材料三的奏章反映的清朝政府怎样的对外政策?

(当代聚焦)

材料四:1979年4月,邓小平对广东省委负责人说:“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特区……”经济特区……吸取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

材料五:“一带一路”使中国不仅可以输出丰富多彩、价廉物美的日常用品,而且能够向世界提供更多的技术和设备。中国有实力投资海外……

(4)请写出两个经济特区的名称。对比材料四、五,从经济特区的建立到“一带一路”的提出,我国对外开放有什么变化?

(现实思考)

材料六:截止2015年4月15日,中国倡议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增至57个。涵盖了除美国之外的主要西方国家以及除日本之外的主要东方国家。

(5)材料六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哪些趋势?

 

查看答案

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卷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地点

B.日本实施“五三、五四”大轰炸地点

 

查看答案

观察下图,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被誉为全希腊学校所在的城邦

B.爱琴文明发源地之一克里特岛

 

查看答案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且在几千年的历史上不断的得到了发展、传承与传播,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文字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我国已发现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备的文字是什么?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最早是什么时期?

(2)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谁?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儒家思想在我国哪一位皇帝时期成为正统思想?

(3)纸的发明对文化的保存与传播有重要的作用,我国造纸术是什么时候发明的?东汉时期是谁改进了造纸术?

(4)史书记载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要了解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我们可以查阅哪本史书?这本史书由谁创作的?它是什么体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