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有学者指出,在中西文化经历了70多年的撞击和交汇之后,出现于20世纪第二个十年里...

有学者指出,在中西文化经历了70多年的撞击和交汇之后,出现于20世纪第二个十年里的这一阵波潮,其潮头已经越出了启蒙的本义。“这一阵波潮”是指

A. 袁世凯独裁

B. 北伐战争爆发

C. 新文化运动

D. 黄埔军校创立

 

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20世纪第二个十年里”,由此判断应该是1910—1920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第二个十年里,其潮头已经越出了启蒙的本义”,可以看出是辛亥革命以后的历史史实,也就是新文化运动;因为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选项C符合题意;而选项A袁世凯独裁统治,没有真正建立,因为只有83天,就死掉了;选项B北伐战争爆发,是在1926年,属于20世纪第三个十年里;选项D黄埔军校创立,是在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1924年,属于20世纪第三个十年里;因此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所以“这一阵波潮”是指新文化运动,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89年,张之洞在《筹设炼铁厂折》中说:“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他主张

A. 创办民用工业

B. 任用维新人士

C. 实行三民主义

D. 宣传民主科学

 

查看答案

下表是某历史兴趣小组为开展某主题研究性学习而搜集材料整理制作的图表。你认为该兴趣小组研究的主题是(     )

A. 人口大量南迁 B. 宋朝社会生活 C. 经济重心南移 D. 苏杭生活富足

 

查看答案

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他意在说明

A. 分封制的崩溃

B. 商鞅变法的作用

C. 兼并战争的后果

D. 百家争鸣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交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得通过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的价格剪刀差的办法,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例如,1936年苏联政府从一个地区收的稞麦,每公斤付给农民13卢布;而政府出售给面粉厂时,则作价93卢布。国家售价比购价高出5-6倍,结果使农业生产遭受了严重破坏。在苏联工业化短短的十年内,曾发生两次较大的农业危机,饿死了1000万人。”

——摘编自《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时期苏联优先发展的经济领域。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20世纪初至今,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三次大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协约国同德国及其盟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构成了重建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秋序。华盛顿会议的核心是中国问题,……与会国签仃了一个关于中国问题的公约。

——《世界通史》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取了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并由此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

——《现代国际关系史》

材料三:冷战后,美国为了称霸世界,成为“世界领袖”,重新制定了全球战略。……另一方面,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际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的重要力量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根据所学知识,分别写出材料一中“对德和约”和“公约”的名称。写出最终确立的国际政治格局名称。

(2)写出材料二中“冷战”开始的标志和“新的世界格局”结束的标志。

(3)根据材料三回答,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什么趋势?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我国应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看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