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题文)春联能反映历史的变迁。下列春联能反映新中国成立的是 ( ) A. 斧头开...

(题文)春联能反映历史的变迁。下列春联能反映新中国成立的是 (    )

A. 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

B. 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C. 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 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

 

B 【解析】试题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的相关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因此对联一:“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指的是新中国的成立。因此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我们国家的发展不仅是要搞好经济建设,而且要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新中国成立之初作为施政纲领,维护公平正义,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查看答案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隆重举行,本次会议通过的内容有(  )

①《共同纲领》 ②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③抗美援朝 ④采用公元纪年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查看答案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了。资产阶级凭借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渡过大海,越过高山,冲破一个个封闭的国界,推销工业品,收购原料。

——《历史教学资料》

材料二  在19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了大发展,并以电灯、打字机、电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

——沃尔•特拉斐尔《美国世纪》

材料三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经济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下去。于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工业革命”最早出现在哪个国家的哪个工业部门?“工业革命”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2)材料二美国在电、汽车、飞机三种技术上取得革命性进展是哪次革命的成果?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进行这次革命的政治条件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的原因。

 

查看答案

    材料一:17~18世纪欧洲。北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产阶级逐步走上政治舞台,开始了世界历史的近代化进程。

材料二  18世纪60年代起,随着蒸汽在英国工厂上空的升腾,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相继产生了巨大变革,它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一百多年后,同样性质的变革,并以迅猛的势头波及到全世界。

材料三  史学界普遍认为至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化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至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领域全面启动,逐步深入展开。

请回答:

(1)欧美主要国家在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优秀的文明成果。请举出此过程中英、法、美三国各自的重要历史文献。

(2)材料二中“同样性质的变革”指的是什么?它把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

(3)据材料三,请分别说出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领域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查看答案

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出现了三次变化。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如图所示是发起在北京的一场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起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针对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合法权益的践踏,运动中提出了“废除二十一条”“还我青岛”等正义要求。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了什么世界体系?材料一描绘的这场爱国运动叫什么?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主要表现为哪两个国家的对立?在此格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系列外交成就,请你写出其中一例。

材料二  冷战后,一方面,美国企图继续称霸世界。另一方面,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的重要力量。

(3)依据材料二,指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而对这种趋势,中国应该如何积极应对,请你写出自己的看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