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958年,中共中央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由于( ) ①社会主义建设...

1958年,中共中央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由于(     )

①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  

②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   

③苏联撕毁合同   

④急于求成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8年中共中央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急于求成。苏联撕毁合同,撤走专家是在1960年,与1958年发动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无关。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56年底,毛泽东说:“手工业中许多好的东西不要搞掉了,王麻子、张小泉的剪刀一万年也不要搞掉,我们民族好的东西,搞掉了的,一定要来一个恢复。”此话针对的问题是

A. 土地改革中的急于求成

B. 三大改造中的过急过粗

C. “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

D. 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共产”风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叙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 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B. 社会主义改造的对象是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C.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社会主义改造于1952年基本完成

 

查看答案

1952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提出,在未来要把私营企业经济挂在共产党的火车头上,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符合这一设想的措施是

A. 组织互助组 B. 成立生产合作社 C. 进行公私合营 D. 建立人民公社

 

查看答案

1953年-1958年中国的粮食产量表(单位:百万吨)

时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856年

1957年

1958年

粮食总产量

166.83

169.52

183.94

192.75

195.05

197.65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年鉴》

表格中粮食总产量变化的原因是

A.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展 B.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 “大跃进”的掀起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查看答案

(题文)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全国有1.5亿人参加宪法草案修改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大会根据这些意见,对宪法草案进行了认真的修改,这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充分表达了(  )

A. 人民的意志    B. 党的意志

C. 工人的意志    D. 农民的意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