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世界政治格局是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的对抗、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阅读...

世界政治格局是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的对抗、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冷战风云》

材料二: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表示:“美国的政策目标从长期来看,必须是结束大陆中国与世界社会隔绝的状态和使我们同大陆中国的关系正常化。”

材料三  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崭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1)材料一中“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运用所学知识各举一例论证该观点。

(2)尼克松在任期间,在调整同中国关系方面进行了那些活动?有何历史意义?

(3)“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什么?你认为这一世界政治格局的出现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1)亚洲: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欧洲: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德国的分裂和柏林墙的修筑等(各回答1条即可)。 (2)活动:1972年,尼克松访华,双方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促成了中美关系的缓和;促进了中日建交;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3)格局: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影响:促进了大国关系的缓和;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既提供了机遇,又提出了挑战。(答出两条即可) 【解析】 试题(1)分析材料一中“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这句话,其中亚洲充满了火药味指的是发生在亚洲的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指的是1947年开始的美苏冷战。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在经济上推行马歇尔计划,德国分裂成两部分,修建柏林墙,这些都是欧洲冷战的表现。 (2)本题考查的是中美关系。1971年7月,基辛格访华。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尼克松的活动促成了中美关系的缓和,还促进了中日建交,使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3)本题考查的是世界政治格局的有关知识。1991年底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结束。美苏冷战结束后,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终结,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促进了大国关系的缓和,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既提供了机遇,又提出了挑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1952年冬天后,我国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摘编自《历史纵横》

材料三:(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的支持下,在全国率先推行了农村改革,人民公社体制解体,在农村普遍推行以大包干为主的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的双层经管体制,农民又重新取得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即使用权……农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摘引自王都昭《家庭承包经营与农业现代化》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该事件对我国农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当时我国为什么要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953﹣1956年间,国家主要采用什么方式把农民组织起来?

(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全国率先实行“包干到户”的是什么地方?根据材料三回答,为什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能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

(4)综上,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查看答案

发现历史的规律。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生动的诠释了这一规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四:当时,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它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呈现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据材料一回答代表当时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两项重要技术分别是什么。它们的推广促进了哪个阶级的兴起?

(2)材料二“口”中地理位置最东的是哪个诸侯国?最南的是哪个诸侯国?

(3)材料三记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三中“商君”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什么作用?

(4)历史上把材料四所述的现象称为什么?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什么影响?

 

 

查看答案

2017年5月5日,凝聚着国人梦想的国产C919大型客机首飞成功,天空中终于有了属于中国人的大型喷气式客机。如图是C919主要供应商示意图,它反映了当今世界

 

 

A. 贸易保护主义不复存在

B. 两极对峙的政治格局

C. 经济全球化趋势

D.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

 

查看答案

51年前,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煤钢联营和欧洲原子能联营3个组织的理事会及其执行机构合并,组成统一的欧洲共同体。欧共体成立的主要目的是

A. 挑战美苏两极格局

B. 促进“欧洲复兴计划”的实施

C. 对抗华约组织

D. 重振西欧雄风,提高国际地位

 

查看答案

下列被用于战争的武器当中,出现在一战的是

①飞机

②坦克

③远程大炮

④原子弹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