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9月19日,各路起义军汇集至浏阳县文家市,召开前委会讨论部队的进军方向问题。会议经过激烈讨论,否定了“取浏阳直攻长沙”的主张,决定向湘赣边农村进军。这一决策( )
A. 吸取了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
B. 指明了一条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C. 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D. 粉碎了国民党消灭红军的企图
一百年前的今天,有两大历史事件表明中国在近代化的道路上继续发生剧烈而深刻的变化。对这两大历史事件及其带来的变化描述最恰当的是
A. 民族工业长足发展、新文化运动高歌猛进
B. 清朝统治摇摇欲坠、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C. 民族工业长足发展、马克思主义广为传播
D. 维新变法轰轰烈烈、民主科学蔚然成风
在1940年3月的国民党中常委第143次会议上,孙中山“国父”的尊号在国民党内正式确立。孙中山获此尊号的主要原因是
A. 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B. 领导建立了中国同盟会
C. 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D. 与中国共产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
某老师在构思“太平天国农民运动”这一课时,将其发展历程分为“宗教构梦、战争追梦、政策筑梦、内乱毁梦”。下列能入“内乱毁梦”的是
A. 金田起义
B. 永安建制
C. 天京事变
D. 北伐和西征
某历史兴趣小组对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原因进行了讨论,下列哪个观点是正确的?( )
A. 清政府被西方列强打败
B. 使中国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
C. 使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
D. 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理解历史上国家之间的关系,对考查当代国际关系有借鉴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在回忆录中写到:“你们可以夺走德国的殖民地,把它的军队减到只够建立一支警察部队的数量,将他的海军降到五等国家的水平,这一切终究毫无意义,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他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
(1)材料一中所指的这个和约是什么?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德国为什么认为该和约对其不公?以此和约为核心形成的一战后的新秩序是什么?
材料二:它不仅大大增强了德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而且提高了希特勒在国内的威望,巩固了他的统治地位。英法只图苟安一时,以为借牺牲捷克斯洛伐克,便可缓和他们自己与德国的矛盾。……但是英法越是退让,希特勒越是看不起他们,轻蔑地把他的对手叫做“一批可怜虫”,越是敢于放手发动侵略战争。
(2)材料二中牺牲捷克斯洛伐克利益的协定是什么?它使英法长期实行的什么政策达到了顶峰?它对当时世界局势的走向产生了什么危害?
材料三:联盟在人口、资源、生产能力、人心向背和团结互助方面,都比德、意、日集团占明显的优势,为以后战胜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联盟内部,……虽然不时产生各种矛盾和斗争,但摧毁法西斯是他们的共同目标。正是这种根本利益使他们团结起来,互相配合支援,直到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3)材料三中的联盟指什么?联盟得以成立并能维持的共同目标是什么?联盟的成立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如何应对复杂的国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