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准确把握时代特点,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始终坚...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准确把握时代特点,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为人民造福,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成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毛泽东《新民主争论》(1940年1月)

材料二: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社论

材料三: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断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进步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完成“第一步”召开的重要会议和“第二步”胜利的标志。分析“第二步”胜利在当时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起到的作用。(从生产关系变革角度)

(2)据材料二,指出发展“工业化”的根本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全国人民“积极奋斗”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大意义。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辉的起点”是指党的哪一次重要会议。并分析建国后“严重挫折”产生的根源。

(4)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前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什么奋斗目标?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国梦的实践进程中获得的启示。

 

(1)新中国的成立;三大改造的完成;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工业化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到1957年,一五计划的各项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党对中国所处的阶段认识不足,没有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 (4)“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一定要实事求是,制定政策一定要从本国国情出发。 【解析】 (1)根据材料中“改变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可知,“第一步”胜利指的是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可知“第二步”胜利的标志是三大改造的完成,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根据材料内容“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可知,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实现工业化。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到1957年,一五计划的各项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3)据材料三“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光辉的起点”指的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建国后“严重挫折”产生的根源是党对中国所处的阶段认识不足,没有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言之有理即可。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本题是开放型题目,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一定要实事求是,制定政策一定要从本国国情出发,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不断学习西方,走向世界,走向近代史的历史。循着中国近代史的轨迹,我们可以看到近代史先进的中国人寻求救国真理的过程艰辛、实现近代化的历程坎坷。识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1)请写出图一人物向西方学习为近代中国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

(2)图二人物康有为所代表的政治派别的主张是什么?写出图二人物孙中山为推翻封建专制政体主要进行了哪些重大活动,试举两例?

(3)哪些因素促使图三人物由向西方学习转变为向苏俄学习?

(4)图四人物在走自己道路的过程中分别有什么突出贡献?

 

查看答案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一项贯穿我国封建社会始末的基本政治制度,从秦朝到清朝存在了两千多年。历朝历代统治者均采取各种措施对此加以发展与完善,据此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授权侍卫亲军锦衣卫,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

(1)材料一记载的是哪位皇帝统治时期的管制变化?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管制变化。

材料二:故宫的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2)材料二中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请你对该机构的设立作简要评价。

材料三:如图为明朝科举考生看榜图

 

 

材料四:乾隆时,朝中大臣胡中藻的诗句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了后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3)材料三、四反映的是明清统治者为加强君主专制采取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发展的基本趋势是怎样的?

 

 

查看答案

某班同学正在研讨“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非洲民族独立浪潮”“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的内容。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

A. 社会主义运动在全世界蓬勃发展

B. 亚非拉的奋起

C. 动荡的中东地区

D.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和改革

 

查看答案

曾经国际舞台上的主角之一苏联,常常和美国在合作中竞争,在对抗中妥协,对世界局势产生重大影响。下列史实体现美苏“在对抗中妥协”的是

A. 美国对日本宣战

B. 古巴导弹危机

C. 苏联入侵阿富汗

D. 苏联最终解体

 

查看答案

将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我国签字于共同宣言,罗斯福总统特别对子文(宋子文,时任外交部长)表示:欢迎中国列为四强之一。此言闻之,但有惭惶面已。二十多个交战国共同宣言发表后,中苏美英四国已成反侵略的中心。”材料中“共同宣言”的签署标志着(  )

A. 华盛顿会议上中国收回山东主权

B. 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C.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D. 联合国的成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