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谈到“不少领导干部的思想……还处在僵化或半僵化的状态……是因为十多年来,林彪、‘四人帮’大搞禁区、禁令,制造迷信,把人们的思想封闭在他们假马克思主义的禁锢圈内,不准越雷池一步。否则,就要追查,就要扣帽子、打棍子。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就只好不去开动脑筋,不去想问题了。”由此可见,这次会议要倡导的是( )
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 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C. 联产承包,责任到户 D. 开设特区,吸引外资
“冀中抗日战鼓响,报子营有个李大娘。李大娘,热心肠,爱护子弟兵美名扬。她对伤员胜亲人,伤员把她当亲娘。养好伤,返战场,冲锋杀敌添力量。”这表明
A. 李大娘非常爱护自己的儿子
B. 日本兵在冀中平原烧杀抢掠
C. 八路军与人民群众团结抗战
D. 国共合作成为抗战中流砥柱
1902年2月,《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说过:“我们在‘暴乱’中并无所失。而事实上我们的威信大增,我们敢肯定地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他们的感慨源于( )
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北京条约》的签订
C. 《马关条约》的签订 D. 《辛丑条约》的签订
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中国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有史学家认为洋务运动开动了近代化的列车,这种说法的依据在( )
A. 洋务运动提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
B.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C. 洋务运动开启了近代思想解放的闸门
D. 洋务运动创办了一大批近代工业企业
日本是中国的近邻,古代史上中日之间曾经有过非常密切友好的往来。 近代明治维新后, 日本走上军国主义扩张道路。
请回答:
(1)中日之间曾爆发过两次战争,请说出是哪两次?
(2)这两场战争的结局有何不同?
“承派恩来到渝洽商,至为欣慰。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能与恩来惠然偕临,则重要的问题方得迅速解定,国家前途实则赖之”
——蒋介石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中提到的“渝”是指哪里?
(2)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与毛泽东同去的还有谁?请列举出一位。
(3)蒋介石定要毛泽东亲自“赴渝面商”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4)双方谈判的结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