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古代阿拉伯人创造了璀璨的文化。下列有关阿拉伯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建造...

古代阿拉伯人创造了璀璨的文化。下列有关阿拉伯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建造了人类奇观﹣﹣金字塔

B. 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C. 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

D. 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C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古代阿拉伯人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其中完整的代数学就是古代阿拉伯人创造的,所以C项符合题意;A是古代埃及的成就;B是古代印度的成就;D是两河流域的成就。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有一定的契约意义。”材料反映的是(  )

A. 古希腊民主制度 B. 西欧封建制度

C. 古罗马奴隶制度 D. 古印度种姓制度

 

查看答案

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里克利时代。”希腊“极盛时期”具有深远影响的是(  )

A. 海外贸易 B. 文化教育 C. 军事外交 D. 民主政治

 

查看答案

观察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地图,可以看出亚非文明产生的共同点是(  )

A. 处于沿海地区 B. 兴起于肥沃的草原

C. 诞生于大江大河流域 D. 出现在丘陵地区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24年1月,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孙中山拟定的最重要的措施,是在黄埔建立一个训练军官的军事学校,进行标准化的军事训练和向学生灌输共同的革命思想。……北伐军向全世界发表声明,说明了北伐的爱国目的:从军阀手中解放中国,赢得在各国中的正当的平等地位。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  (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根本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捐弃前嫌。早在1936年处理西安事变时,中国共产党就力主和平解决。

材料三  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在某次战役中)八路军共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军、伪军2万多人,拔掉据点2000多个,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重大代价。淞沪战役中,守卫宝山的500名官兵与敌巷战肉搏,全部壮烈殉国。

——材料二、三摘编自《光明日报》:《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材料四  廖承志认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黄埔军校的办学方针并指出北伐战争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国共两党两度合作”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3)材料三中的“某次战役”是指哪次战役?根据材料二、三,指出抗日战争时期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

(4)以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成果或意义,说明材料四中的观点。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后80年,是中国半殖民地社会逐渐形成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历史。同时,中国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请你结合材料一中提到的四次侵华战争,简要说明近代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请注意用词一定要准确)

(2)依据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进程,请分别写出图片B、C、D所反映的重大历史运动名称。

(3)为实现革命理想,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请写出这个政党的名称。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材料二  帝国主义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通过不平等条约,侵占了中国大片领土,并划分势力范国,直接控制清政府,操纵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同时控制中国的海关,垄断中国的内外交通和对外贸易,……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他们还以办学校、建教堂、发行报纸、办慈善事业等方式进行文化侵略。这样,帝国主义就从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牢牢控制了中国,成为近代中国灾难和祸害的总根源,也是阻碍中国独立发展的根本原因。

——《中国革命史》何沁、罗正楷主编

(4)依据材料二,归纳概括列强侵华的几种主要方式及其危害?

(5)依据材料二概括说明“近代中国灾难和祸害的总根源,也是阻碍中国独立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