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政府在不同时期推行的各种政策都影响着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生产的发展,也影响着社会安定...

    政府在不同时期推行的各种政策都影响着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生产的发展,也影响着社会安定与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时(赋税很重),农民要将收获的三分之二上缴国家。每年在外服役者不下三百万人,繁重的徭役,迫使成千上万的农民脱离农业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秦汉之世,去古未远,所以古代租税的系统,还觉分明。汉代的田赋,就是古代的税,其取之甚轻。高祖时,十五税一。文帝从晁错之说,令民入粟拜爵,十三年,逐全除田租。至景帝十年,乃令民半出租,为三十而税一。

﹣﹣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三东晋、南朝政府为发展生产的需要,非常重视牛耕的推广。禁止屠杀耕牛是东晋、南朝政府的一贯政策。《晋书•张茂传》载:“杀牛有禁,买者不得辄屠”(意为:即使是老牛也不得随意屠宰)。

﹣﹣摘编自张学锋《江南社会经济研究•六朝隋唐卷》

(1)据材料一,概括秦朝农民的生活状况。这种生活状况给秦朝的统治带来哪些不良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汉高祖到汉景帝时赋税征收的变化。汉初实行这样的赋税政策目的是什么?汉文帝、景帝时延续了西汉初年的哪一国策?使社会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3)据材料三,概括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还有哪些原因促使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展?

(4)综上所述,为了维护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政府在制定政策时需要注意什么?

 

(1)秦朝农民生活困苦,赋税和徭役负担沉重;这种生活状况导致秦末农民起义的爆发,最终导致秦朝灭亡。 (2)变化:逐渐减轻;目的:巩固统治;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 (3)政府重视农业生产(统治者重视);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 (4)一定要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要注意保护老百姓的利益等。(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 (1)据材料一“秦朝时(赋税很重),农民要将收获的三分之二上缴国家。每年在外服役者不下三百万人,繁重的徭役,迫使成千上万的农民脱离农业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可知,秦朝统治残暴,农民生活困苦,赋税和徭役负担沉重;这种生活状况导致秦末陈胜吴广起义的爆发,最终导致秦朝灭亡。 (2)据材料二“秦汉之世,去古未远,所以古代租税的系统,还觉分明。汉代的田赋,就是古代的税,其取之甚轻。高祖时,十五税一。文帝从晁错之说,令民入粟拜爵,十三年,逐全除田租。至景帝十年,乃令民半出租,为三十而税一”可知,汉高祖到汉景帝时赋税征收的变化是逐渐减轻,汉初实行这样的赋税政策目的是巩固统治,汉文帝、景帝时延续了西汉初年的休养生息政策,使社会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 (3)据材料三“东晋、南朝政府为发展生产的需要,非常重视牛耕的推广。禁止屠杀耕牛是东晋、南朝政府的一贯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为政府重视农业生产。结合所学知识,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比较安定等促使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展。 (4)综上所述,为了维护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政府在制定政策时需要注意什么,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如:一定要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要注意保护老百姓的利益;制定适当的政策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接触、交流、争鸣与和平交往都促进了人类文明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二 百家争鸣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古老的概念,它是指学术上不同的流派开展自由讨论的局面……这些彼此不同甚至观点相反的学派“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竟能相安共处,自由争鸣,大大繁荣了我国古代的学术,丰富了我国的思想史,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曾宪东《战国百家争鸣考》

材料三

材料四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东南沿海出发,经过中南半岛和南海诸国,穿过印度洋,进入红海,抵达东非和欧洲…中国输往世界各地的主要货物,从丝绸到瓷器与茶叶,形成一股持续吹向全球的东方文明之风。基于历史,为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盟的合作,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访问东盟时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历史上曾创下的海洋经济观念、和谐共荣意识、多元共生意愿,将为国家发展战略再次提供丰厚的历史基础

﹣﹣据百度百科整理

(1)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认为华夏民族是如何形成的?哪些人被尊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

(2)据材料二,归纳百家争鸣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战国时期“这些彼此不同甚至观点相反的学派”中的两个学派及其主要思想主张。

(3)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A、B处的名称。结合图片,概括丝绸之路上“西方输入中国”与“中国传向西方”的东西各有什么特点?

(4)结合材料四,指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到达哪里?它起着怎样的作用?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有什么重要的当代意义?

 

查看答案

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第二手史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下列属于第一手史料的是(  )

A. 北京人复原头像 B. 《史记•秦始皇本纪》

C. 孔子的画像 D. 龙门石窟的佛像

 

查看答案

相传,唐太宗在临终前,要求将《兰亭集序》真本随同下葬,以便他在地下也能随时欣赏。唐太宗喜欢的《兰亭集序》被誉为(  )

A.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 天下第一行书

C. 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农书

D. 中国医学方书的鼻祖

 

查看答案

家谱是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也是珍贵历史资料。据卢氏家谱记载,有一支定居涿地。西晋末年,卢氏这一支随晋朝皇室迁到江浙一带。这一历史现象被称为(  )

A. 人口东迁 B. 人口西迁 C. 人口南迁 D. 人口北迁

 

查看答案

以下是小清自编的历史剧,内容是关于北魏孝文帝迁都后的历史。其中符合史实的项是:年龄28岁的鲜卑族官员(  )

A. 在都城长安觐见孝文帝

B. 上朝时穿鲜卑族服装

C. 用汉语向孝文帝汇报工作

D. 因娶汉女为妻而遭罢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