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齐民要术》中有这样一句话:“湿耕泽锄,不如归去。”意思是在太潮湿的地方耕作,肯...

《齐民要术》中有这样一句话:“湿耕泽锄,不如归去。”意思是在太潮湿的地方耕作,肯定会劳而无功。这段话反映了贾思勰主张(  )

A. 因地种植 B. 适时耕作 C. 注重兴修水利 D. 讲究耕作方法

 

A 【解析】 依据题文“湿耕泽锄,不如归去。”意思是在太潮湿的地方耕作,肯定会劳而无功。表达了潮湿的地方不宜耕种。强调耕作田地必须根据土壤的水分含量的多少来选择。A符合题意;B不合题意;材料中没有体现,兴修水利。C不合题意;题文只反映了选择地方耕种农作物,没有提到耕作方法,D不合题意。由此分析可知,BC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北魏孝文帝喜好读书,遍览经史,深受儒学影响,并通过改革,有力地促进了鲜卑与汉族的交融。下列措施与孝文帝改革无关的是(  )

A. 迁都洛阳,采用汉族官制 B. 重农抑商,推行县制

C. 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 D. 鼓励鲜卑族与汉族通婚

 

查看答案

“随着江南的开发,南方经济逐渐赶上北方。东晋南朝时期,江南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开垦出大量农田,水稻产量提高,麦、菽等北方作物在南方推广。”材料反映的是江南地区

A. 手工业发展情况    B. 商业发展情况

C. 海外贸易发展情况    D. 农业发展情况

 

查看答案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到:“公元383年,这流亡政府的弱势军队出人意外地打败了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这个“流亡政府”是(  )

A. 东汉 B. 西晋 C. 东晋 D. 北魏

 

查看答案

内乱犹如洪水猛兽,往往会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毁灭。“八王之乱”就是一场内乱,它加速了(  )

A. 西周的灭亡    B. 东周的灭亡    C. 西晋的灭亡    D. 东晋的灭亡

 

查看答案

公元230年,孙权派将军卫盘、诸葛直率甲上万人,择海至夹洲这尼文献中有关大陆与释青交超的最早记录。这一年应处于

A. 公元2世纪前期

B. 公元2世纪后期

C. 公元3世纪前期

D. 公元3世纪后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