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唐代的中央官制成熟完善,宋代专制集权空前强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唐...

唐代的中央官制成熟完善,宋代专制集权空前强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唐天宝以来,方镇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五代方镇益强……

——《太平治迹统类》

材料二: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动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

——《文献通考》

材料三: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渍散。

——《朱子语类》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指出北宋初期统治者主要想解决前朝遗留下来的什么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统治者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宋初期加强中央集权的基本特点。

(3)就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的作用,材料二、三是如何评价的?

(4)就以上两种不同评价,扼要谈谈你的看法。

 

 

(1)藩镇割据问题;削减节度使权力。 (2)削弱武将、宰相和地方的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3)材料二认为宋初的措施使“天下晏然”,战祸平息;材料三认为宋初的措施使地方兵弱财困,最终导致“靖康之役”的溃败。 (4)宋初的措施成功地防止了地方割据,加强了中央集权,但由此形成了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军队,加重了中央财政的负担,而且地方兵弱财困也不利于抵抗辽、西夏的进攻,这些都成为后来北宋危机出现的重要因素。 【解析】 (1)由材料一“自唐天宝以来,方镇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五代方镇益强”可知,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藩镇割据拥兵自重,最后形成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北宋建立后,宋太祖为了解决前朝遗留下来的藩镇割据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削减节度使权力。 (2)据所学知,北宋初期运用谋略解除大将兵权,“强干弱枝”“守内虚外”,分化事权相互牵制,建立文官体制防止武官专权,进一步削弱武将、宰相和地方的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3)由材料二“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动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可知,材料二认为宋初的措施使“天下晏然”,战祸平息。由材料三“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渍散”可知,材料三认为宋初的措施使地方兵弱财困,最终导致“靖康之役”的溃败。 (4)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宋初的措施成功地防止了地方割据,加强了中央集权,但由此形成了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军队,加重了中央财政的负担,而且地方兵弱财困也不利于抵抗辽、西夏的进攻,这些都成为后来北宋危机出现的重要因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并不起源于秦国,……但是各国的变法运动或者持续时间不长,或者因为支持变法的君主去世而失败,或者影响有限,或者深度不够。……只有商鞅的变法取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商鞅变法所推行的政策措施,精神实质上是和秦国的文化传统相一致的。

——彭安玉《论商鞅变法对秦文化传统的顺应与整合》

请回答:

(1)图一和图二所提供的历史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

(2)从图二、图三中你可以知道商鞅在秦国进行的制度创新有哪些?

(3)观察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农民耕作是在私田还是在公田上进行的?请说出你的理由。

(4)综合材料一、二,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指出其深远影响。

 

 

查看答案

失去听力,却能演奏出优美旋律的、被后世尊为“交响乐之王”的著名音乐家是

A. 莫扎特

B. 巴赫

C. 柴可大斯基

D. 贝多芬

 

查看答案

荷兰著名画家梵高运用有力的笔触和强烈的色彩对比来表达他对生活无比热爱的代表作品是(  )

A. 《蒙娜丽莎》    B. 《最后的晚餐》

C. 《向日葵》    D. 《战争与和平》

 

查看答案

沉重打击了宗教神权,证明了“造物主”的虚假,使人类的思想得以飞跃的科学理论是

A. 万有引力

B. 物种起源

C. 原子裂变

D. 力学定律

 

查看答案

下列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定位最恰当的是

A. 正义战争

B. 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C.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侵略战争

D. 民族解放运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