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我国当时能...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我国当时能读到两千多位诗人的近五万首诗歌。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才华横溢的诗人层出不穷。

材料三:唐代诗人赵嘏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有一次,唐太宗在端门见新考中的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意为掌握之中)矣。”

(1)材料一中的图1和 图2 分别反映了唐朝哪两个行业的进步?

(2)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从材料一中图3中捕捉到什么信息?

(3)请结合材料二写出当时唐朝的最为著名的三位诗人。

(4)材料三中的“唐太宗”采用什么制度“赚得英雄尽白头”?这种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你认为“太宗”实施“长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5)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唐朝能在以上这些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曲辕犁:农业。唐三彩:手工业(或陶瓷业)。 (2)唐代女子骑马反映唐朝时期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 (3)李白、杜甫、白居易。 (4)科举制度。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 (5)A国家统一、强盛;B社会安定;C经济文化繁荣;D统治者的励精图治;E开明正确的治国方略。(答到其中任意两点即可) 【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1反映的是曲辕犁,这是唐朝农业发展的表现。图二是唐三彩,这是唐朝时期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中女子骑马可以反映出唐朝时期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诗歌盛行,当时著名的诗人有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完善科举制度。为了改变魏晋以来用人做官的弊端,隋炀帝设立了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这为唐朝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统治者励精图治,政治开明,促进了唐朝的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见下图

材料三:“今世用人,大率以文士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

﹣﹣蔡襄《端明集》

(1)材料一中所示现象发生在哪位皇帝身上? “杯酒释兵权”的目的何在?他这样做是吸取了什么历史教训?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北宋的科举制度与隋唐相比有何新变化?

(3)材料三  反映了北宋时期推行什么的国策?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实行这一国策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查看答案

材料一:“强大的北方游牧民族,比南方的靡靡之音要难对付得多。因此,杨坚定下了先南后北的策略……灭陈后统一全国。”

材料二:“当东都洛阳还是一个硕大无比的工地的时候,杨广又征发河南、淮北100多万人赶赴规划中的运河航线……被征发的民工有一半死在运河工地上。”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杨坚能完成统一大业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2)据材料二中“100多万”和“一半”这两个数字分析,杨广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他为什么能够开通大运河?

 

查看答案

隋唐书法和绘画艺术灿烂夺目。下列各项属隋唐时期著名书法家的是(  )

①颜真卿

②阎立本

③柳公权

④欧阳询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

宋代丞相吕蒙正曾说:“中书、枢密院,自来难处之地。唐末帝王,专委臣下,致多阙失,兼家族罕有保全。今陛下躬决万几,城下止于奉行圣旨,臣尝与同列等言,实知荣幸。”这说明(    )

A. 唐末帝王不顾大臣安危 B. 宋代中央集权加强

C. 藩镇割据削弱唐末皇权 D. 宋代君主专制强化

 

查看答案

“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材料中宋太祖这一举措

①造成重武轻文的局面

②增强了军队作战能力

③导致官僚机构的膨胀

④有利于士人受到尊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