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中外交流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世界文明发...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中外交流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世界文明发展。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安是整个丝绸商贸之路的起点。正是有了丝绸之路的沟通,长安拥有了海纳百川般雍容丰厚的文化,留下了众多丝路通商痕迹。经过几百年的西域通商,到唐朝时,长安成为世人瞩目的国际名城,全世界的人们都向往着这座神奇的城市,唐朝也从容地汲取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营养滋润。

材料二 在宋代,海外贸易集中在南部沿海和长江下游的几个大城市……为了能征收关税,将对外贸易限制在某些官方控制的大港口的制度开始于8世纪,在宋代这些关税成为政府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在宋代中国人逐渐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

——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三 《明史》记载:“(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材料四 “……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马克思

(1)据材料一,概括唐朝都城长安成为“世人瞩目的国际名城”的主要原因。这一时期有两位高僧曾经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请写出他们的主要事迹。

(2)材料二中“在宋代中国人逐渐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最重要的技术条件是什么?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请写出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出发的时间和船队最远到达的地区。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采取了怎样的对外政策导致“与外界隔绝”?这个政策对中国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5)纵观古代中国对外政策的变化,请你说说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有何借鉴?

 

(1)主要原因: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拥有丰厚的文化。 鉴真,东渡日本,弘扬唐朝文化; 玄奘,西游天竺,求取佛经。 (2)技术条件:指南针的发明。机构:市舶司。 (3)目的:加强与海外的联系,宣扬国威; 时间:1405年; 地区: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4)政策:闭关锁国政策。 主要影响:阻碍了中外联系,影响了中国吸收世界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阻碍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中国近代社会落伍的重要原因之一。 (5)从开放交流到闭关保守。开放国兴,闭关国衰。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别国的先进技术。 【解析】 (1)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长安是整个丝绸商贸之路的起点。正是有了丝绸之路的沟通,长安拥有了海纳百川般雍容丰厚的文化,留下了众多丝路通商痕迹”可知,因为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拥有丰厚的文化,所以唐朝都城长安成为“世人瞩目的国际名城”;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唐玄宗时期,鉴真东渡日本,弘扬唐朝文化;唐太宗时期,玄奘西游天竺,求取佛经。 (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宋代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使宋代中国人逐渐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宋代海外贸易兴盛,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在一些重要港口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并设有“蕃市” “蕃学”。在广州、泉州、明州等设立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市舶司。 (3)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可知,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加强与海外的联系,宣扬国威;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405年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4)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清朝采取了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导致“与外界隔绝”;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外联系,影响了中国吸收世界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阻碍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中国近代社会落伍的重要原因之一。 (5)开放性题目,从开放交流到闭关保守。开放国兴,闭关国衰。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别国的先进技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古代史上辉煌灿烂的农耕文明,令世界瞩目。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宋代时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在一些重要港口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并设有“蕃市” “蕃学”。在广州、泉州、明州等设立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

(1)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表现。图一、图二是唐朝时期发明和使用的农业生产工具。它们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显示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的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哪个时期? (3)根据材料三写出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所设立的机构是什么?

(4)从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清朝前期为加强专制统治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

①废丞相,设三司  

②八股取士 

③设立特务机构 

④设立军机处      

⑤大兴文字狱

A. ①②③ B. ①④⑤

C. ③④⑤ D. ④⑤

 

查看答案

“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明初的科举制度成为中国文化“厄运”的原因是

A. 注重考查诗赋

B. 打破门第限制

C. 采用八股取士

D. 考生任意发挥自己的见解

 

查看答案

《东京梦华录》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买卖衣服图画花环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此生活景象反映

A.北方人口南迁,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B.唐朝经济繁华,饮茶成风

C.宋代都市生活丰富,商业繁荣

D.明代社会开放,文学兴盛

 

查看答案

“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这一历史记载浓缩了蒙古帝国从兴起到完成大一统的过程,开创和完成这一过程的君主分别是( )

A. 李渊和李世民 B. 赵匡胤和赵光义

C.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 D. 刘邦和刘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