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近代学者梁启超在《中国六大政治家》中,将商鞅列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商...

近代学者梁启超在《中国六大政治家》中,将商鞅列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触动旧贵族利益的是

A. 推行县制

B. 奖励军功

C. 奖励生产

D. 承认土地私有

 

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奖励军功,对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这就触动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这样就削弱了奴隶制贵族的特权,极大地触动旧贵族利益,B项符合题意;A项措施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管理;C项措施有利于农业生产;D项措施有利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建立。由此可知ACD三项与题干“最能触动旧贵族利益”信息不符。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2年的总统选举中,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当选为总统。面对“大萧条”现状,他坚定地认为,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另一种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

材料二  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帝国海军空军部队突然和蓄谋的进攻。……毋庸讳言,我国人民、我国领土和我国利益都处于严重危险之中。……信赖我们的武装部队——依靠我国人民的坚定决心——我们将取得必然的胜利……我要求囯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进行无缘无故和卑鄙怯懦的进攻时起,合众国和日本帝国之间已处于战争状态。

——据1941年12月8日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发表的美国对日宣战演说

材料三:

 

(1)材料一中,罗斯福的“试验”是什么?有何效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总统为什么把1941年12月7日称作是“—个遗臭万年的日子”?材料表达了罗斯福总统的什么意愿?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断,美国邮政总署发行这枚“龙鹰握手”首日封的意图是什么?作为史料,它有何重要价值?

(4)从以上材料中,分析罗斯福总统有什么精神品质值得学习?

 

查看答案

    一战后的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是帝国主义战胜国妥协分赃的产物。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凡尔赛和约》不过是强盗和掠夺者的条约……靠《凡尔赛和约》来维持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列宁

材料二 毛泽东说,华盛顿会议“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材料三 因为德国是战败国,所以中国人希望在和会里靠威尔逊的十四点和平原则把若干不平等的国际待遇纠正过来。但是到了1919年5月初,中国得到了确切报告,威尔逊总统对于中国提出的要求已经无能为力了。

——摘自《国际观察》

(1)《凡尔赛和约》是在哪一会议上签订的?如何理解“靠《凡尔赛和约》来维持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2)华盛顿会议中哪一条约的签订最能体现毛泽东的这句话?这一条约中,美国提出在中国实行什么原则?

(3)材料三中所说“中国提出的要求”具体指什么?威尔逊的“无能为力”在中国产生直接影响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两大动力技术的使用,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工业生产的面貌,造成了巨大的生产力,给人类文明带来深刻的影响,所有这一切,都是18世纪的工业革命所望尘莫及的。

材料二  资本主义最典型的特点之一就是工业的蓬勃发展,生产集中于越来越少的企业的过程非常迅速……不到百分之一的企业,竟占有总数的四分之三的汽车和电力。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实力对比变化一览表

(1)阅读材料一,写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其中两个发明及其发明者。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政治方面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的表格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实力发生了什么变化?

(4)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实力的变化,导致国际关系大变动,请举两例进行说明。

 

查看答案

    19世纪60年代,在世界近代化浪潮的冲击下,中、俄、日三国相继进行了社会改革,但中外改革的结果却大相径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的战争和国内革命使这个僵化的帝国终于出现一丝松动的迹象。帝国地方实力派认为,西方的优势是建立在军事基础之上的,一旦这种优势消失,则外患可消,内乱可弥。……1861年,湘派实力人士曾国藩引进西方技术和设备,在刚从叛乱者手中夺取过来的安庆,创办了第一个近代军事企业。

——《全球通史》

材料二  1861年俄历2月19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法令(又称二一九法令)。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或交换农民,不能随意干涉农民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土地,但必须高价赎买。

材料三  1868年4月,日本天皇率领群臣宣读“五条誓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

——《资本的年代》

(1)指出材料二、三分别反映了俄、日两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依据材料二,概括俄国社会改革内容的主要特点。

(3)对比材料一、三,分析日本社会改革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4)依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日社会改革的共同影响。

 

查看答案

下表反映了1880-1920年世界石油年产量的变化。对这一变化的出现产生了直接影响的是(    )

A. 蒸汽机的改良 B. 火车的诞生 C. 内燃机的应用 D. 珍妮机的发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