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伟大壮举,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地点位于图中( ) ...

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伟大壮举,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地点位于图中(  )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

 

C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标志着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③处是会宁,故C符合题意;①处是瑞金,故A不合题意;②处是贵州遵义,故B不合题意;④处是陕北,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下图为中国近代某时期的标语口号(落款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政治部印行),该标语口号对应的历史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

A. 五四运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 国民大革命:打倒列强,除军阀

C. 土地革命战争:打土豪、分田地

D. 抗日战争:全民抗敌、一致对外

 

查看答案

毛泽东在谈及学生时代喜爱阅读的一份出版物时说:“我很欣赏胡适和陈独秀写的文章,他们一度成为我效仿的榜样,取代了我已不再崇拜的梁启超和康有为。”毛泽东提及的这份出版物当时主要宣传(  )

A. 君主立宪 B. 民主共和 C. 民主科学 D. 马克思主义

 

查看答案

纪录片《复兴之路》的解说词中写到:“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这种“感受”源自中国(  )

①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        

②近代社会性质的改变

③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        

④满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革命团体兴中会的创始人在《章程》中最先发山”振兴中华”的时代强育。由此可知,开启了近代中国民族复兴思想先河的历史人物是

A. 孙中山

B. 李鸿章

C. 康有为

D. 陈独秀

 

查看答案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

——习近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诗坛气象万千,名家辈出。有人被称为“诗仙”,有的诗被称为“诗史”,有的诗平易近人,妇孺皆知。

材料二:当年北宋都城的景象,集中反映在一幅绝世名画之上,以至于今天的这座城市,号称有三件“文化宝贝”,就是所谓的“半城水、一幅画、一个故事”。如今“三宝”已然活化成该市颇负盛名的文化旅游项目。

材料三:宋代文学成就突出表现在词的创作上,其代表人物中,有一位著名的抗金英雄,他的词“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表达了爱国的情怀。

(1)材料一中的诗仙是指谁?有“诗史”之称,被誉为“诗圣”的是谁?

(2)材料二中的“一幅画”,具体指的是哪一幅作品?其作者是谁?

(3)材料三中的“代表人物”指的是谁?

(4)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