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相传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教民农耕、建...

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相传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教民农耕、建造宫室、制作衣裳、陶器下列与之相关的传说人物是

A. 盘古

B. 女娲

C. 大禹治水

D. 炎帝、黄帝

 

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距今大约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有炎帝和黄帝,他们结成联盟打败东方的蚩尤部落,黄帝部落的势力和声望大增,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这一部落联盟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黄帝时期发明了衣服、舟车、文字、指南针、音律等;炎帝时期发明了农业、养殖、农历、医药等。“炎黄二帝”是中华人文始祖。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距今约六七千年前,氏族聚落已在中华大地星罗棋布。代表当时生产力最高水平的生产工具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1958年在半坡遗址上修建了半坡博物馆,下列哪些反映半坡人生活状况的模型或实物可以入选其中

①半穴居房屋模型

②刻猪纹黑陶缸

③人面鱼纹陶盆

④粟的朽粒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据考古发现,在北京人居住过的山洞里用火遗迹十分集中,灰烬堆积最厚处达6米,但至今未发现任何骨针或打磨石器等遗物。这说明北京人

A. 会磨制石器

B. 懂得人工取火

C. 在生活中经常使用火

D. 会磨制和钻孔技术

 

查看答案

新中国建立后,国家加紧了对国民经济的建设,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材料二、见下图。

《土地改革法》受到农民的欢迎

材料三、土地改革后,中国共产党及时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把小农经济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促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走社会主义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参加合作社农户1.18亿户,占全国农民总数96.3%。

(1)材料一是哪一时期的基本任务?列举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最少两项)

(2)材料二反映的运动开始于哪一年?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事件的内容?事件中除对农业实行改造之外,还对哪些行业实行改造?

(4)材料三所反映事件的完成,有何重大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把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个体经济,联合起来走合作化的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中国用5年实现钢产量增长400万吨左右,1957年,全国农民平均收入比1952年增加近30%。

材料二  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天等于20年”的伟大时期。争取7年赶上英国,再加8年或者10年赶上美国.人民公社则一般都在4000户以上,还有1万户.这些运动的进行,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并带来严重后果。

材料三  中共的政策从阶级斗争到经济改革的大转变,是中国革命手段的重大改变。确定邓小平为中国最高领导者的地位,到1978年才实现,邓的改革程序才得以开始。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重大事件?这一事件的完成有什么重要意义?

(2)材料二体现了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出现什么严重失误?

(3)材料三中“邓的改革程序”“开始”于哪次会议?这次会议所确定的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4)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关于经济发展,你有何感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