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材料高度评价了 A. 大运河的...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材料高度评价了

A. 大运河的开通

B. 十三行的设立

C. 指南针用于航海

D. 赵州桥的修建

 

A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可知是评价大运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主持开通了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选项A符合题意;十三行的设立是在清朝;指南针用于航海是在宋朝;赵州桥的修建是隋朝;选项BCD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孝文帝为要求南迁的鲜卑人一律穿汉服、学汉语、改汉姓、与汉人通婚。他的这些做法所起的作用是(    )

A. 恢复北方生产

B. 巩固鲜卑贵族对黄河流域人民的统治

C. 加速和促进北方民族的封建化过程

D. 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

 

查看答案

我国古代某书籍记载了古代蔬菜、果树的栽培方法,被称为“惠民之政,训农裕国之术”。这部著作是

A. 《金匮要略》

B. 《道德经》

C. 《齐民要术》

D. 《周髀算经》

 

查看答案

分析下表“造纸术外传时间表”,我们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造纸术外传时间表

 

时间

4世纪

7世纪

8世纪

12世纪

16世纪

19世纪

国家或地区

朝鲜

日本

阿拉伯国家

欧洲非洲

美洲

大洋洲

 

 

A. 造纸术外传至多个国家和地区

B. 造纸术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产生深刻影响

C. 造纸术首先传入与我国毗邻的国家

D. 造纸术大致沿着亚洲中亚—欧洲的路线传播

 

查看答案

陕西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大雁塔、城固张骞墓,甘肃玉门关遗址,新疆高昌故城,它们共同见证了

A. 百家争鸣的局面

B. 商鞅变法的场景

C. 丝绸之路的盛况

D. 三国鼎立的形势

 

查看答案

成语“揭竿而起”出自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是

A. 刘邦、项羽起义

B. 义和团运动

C. 太平天国运动

D. 陈胜、吴广起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