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经常以隋亡为诫,注意克制自我欲望,嘱咐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经常以隋亡为诫,注意克制自我欲望,嘱咐臣下莫恐上不悦而停止进谏,励精图治……到贞观八九年,牛马遍野,百姓丰衣足食,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升平景象。

材料二:(如下图)

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杜甫《忆昔》

(1)材料一中“一片欣欣向荣的升平景象”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这一局面的出现得益于哪些贤臣的辅佐?(至少写出两位)

(2)材料二中人物是谁?在她的统治期间,她采取了哪些举措来巩固统治和推动社会进步?

(3)材料三中的诗歌是对唐朝哪个繁荣盛世局面的描述?材料二中人物在材料一和材料三两个治世局面中间起什么作用?

(4)上述材料中涉及的三位唐朝统治者在治理国家上有何共同之处?这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有哪些重要启示?

 

(1)贞观之治。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 (2)武则天。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扩大统治基础;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发展生产等。 (3)开元盛世。起承前启后的作用,她使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4)共同之处:注重选拔人才。启示:社会发展需要人才,要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重用人才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依据材料一所给关键词“唐太宗、到贞观八九年、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升平景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一片欣欣向荣的升平景象”在历史上称“贞观之治”。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能任人唯贤,知人善用;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征、房玄龄等;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宁的局面。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2)依据材料二所给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的人物是武则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武则天统治时期,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 (3)依据材料三所给信息“忆昔开元全盛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的诗歌是对唐朝开元盛世的描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武则天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武则天的统治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她使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武则天继续实行唐太宗选拔人才的政策;唐玄宗任用富有改革精神的姚崇等人当宰相;所以,三位皇帝的共同之处是注重选拔人才,三人统治时期唐朝出现了繁荣局面。由此可知,当今社会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持,要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重用人才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并问答问题: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材料二:“北通涿郡之鱼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利也博哉。”

材料三:请你仔细观察《陏朝大运河》图,并问答问题。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河”是指什么?

(2)此“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开通此河的目的是什么?

(3)此河开通后有什么作用?

(4)材料二中的“琢那”、“江都”分别指现在的什么地方?

(5)想一想:假如你是唐朝时期的读书人,从B点出发到洛阳去,可能依次经过哪几段运河?(不能填字母)

 

查看答案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制度篇

(1)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进士、举人、状元等称号主要是通过     考试的途径获得的;武则天对该制度有哪些创新?

探究二经济篇

(2)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列举唐朝历史上最典型的两例。

 

查看答案

“开元盛世”和“贞观之治”最大的不同是……(  )

A. 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B. 政治比较安定

C. 经济繁荣发展 D. 国力强盛

 

查看答案

隋朝就其历史地位而言,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

A. 以关中为中心统治全国    B. 开凿了大运河

C. 开创了为后世沿用的制度    D. 为统治者提供了教训

 

查看答案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两句诗中作者的兴奋与感慨,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  )

A. 分封制    B. 行省制    C. 科举制    D. 三省六部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