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传单抄本中的几句话:“弟子同心苦用功,遍地草木化成兵。愚蒙之体仙人艺,定灭洋人一扫平。”该材料( )
A. 表明了林则徐严禁鸦片的坚定决心
B. 体现了黄海大战中官兵反侵略的爱国情怀
C. 反映了义和团运动的反帝性和落后性
D. 显示了抗日根据地军民坚持抗战的坚强意志
某电视剧组准备拍摄以下四组历史镜头,其中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
A. 刘邦带兵逃入寺院 B. 汉文帝在灯下阅读《史记》
C. 汉武帝练“五禽戏”强身健体 D. 张仲景在纸上为病人开药方
历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史上的社会政治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社会政治转型”的主要表现是( )
A. 中央集权制度的开创和巩固 B. 国家领土的空前统一
C. 儒家学说被确立为正统思想 D. 民族关系的不断发展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下列与图中③对应的朝代相关的史实正确的是( )
A. 公元前221年——嬴政——咸阳 B. 公元25年——刘秀——洛阳
C. 公元581年——杨坚——长安 D. 公元1368年——朱元璋——应天府
材料一 汉朝时期的边疆分布着众多的民族……在一些不设置郡县管理的边疆地区,汉王朝则设立了一些边疆专门性机构。这些机构既理民政,管理边疆民族的有关事务,也理军政,负责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与边疆治理》
(1)请写出西汉政府总管西域事务的机构名称。该机构的设置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二
(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顺应这一历史现象,北魏统治者进行改革措施有哪些?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材料三 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重新走向全国统一的曙光……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交融的基础之上。
——《简明中国史读本》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积极作用
材料四 北魏孝文帝这些移风易俗的决策与措施,使鲜卑没有了自己的语言,没有了自己的姓氏,没有了服饰,没有了自己纯粹的血统,鲜卑彻底丧失作为一个民族的独立性、主体性。
——黄朴民《北魏孝文帝“全盘汉化”的不归之路》
(4)综合上述四则材料,简单谈一下你对加强民族间的融合的认识
材料一 汉兴……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税一。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汉景帝)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1)材料一说明西汉初年什么样的社会状况?材料一、二体现了什么共同认识?由此采取的治国政策是什么?迎来什么局面?
材料三 江南地广或火耕水种(烧荒和耕种水稻)。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采集)为业……饮食还给(食物供给有保障),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家(没有非常富有的人家)。
——《汉书》
材料四 江南……地广野丰(物产丰富),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几个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2)依据材料三说明这一地区经济发展情况。与材料一相比,材料四中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有什么变化。
材料五 东晋南朝时,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农田、稻田里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水稻产量提高,除了主要种植水稻外,还普遍实行麦稻兼种……江南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材料六
(3)综合以上六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进古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